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重建”圆明园客观上是“破坏”历史

www.fjnet.cn?2011-12-08 13:03? 罗竖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诚然,圆明园的建设,也能象征性地体现中西方园林建筑等方面的一些文化精髓。但是,“重建”圆明园,不也得“重现”昔日皇族贵胄的骄奢淫逸之历史文化吗?否则,又是另一种形式的“破坏”历史。

显然,“重建”圆明园,不但抚平不了西方列强火烧圆明园,以及部分中国人后来破坏圆明园所留下的旧的创伤,而且还会造成新的创伤。因为生发于圆明园的众多有关皇族贵胄的骄奢淫逸,会更加长久地浮现于中国民众的脑海中,而钩起更多历史的不幸回忆;因为在中国目前尚有1.28亿贫困人口,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其医疗、教育、养老和住房等等都严重缺乏资金的残酷现实面前,让社会财富化为一座皇家宫苑,这对于中国亿万民众而言,无疑是心如刀绞。

另外,当年满清统治者为了满足其骄奢淫逸的生活,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而未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教育、科技和国防等重要的领域,这本身就是一种国耻,而今“重建派”抛出“恢复民族荣光”论,看似颇为有道理,但就本质而言,事实上是延续、重演这种国耻。

还有什么“重建”圆明园可以体现出清政府的治国理念之类的说辞,也是甚为离谱的,因为有关清政府治国的理念等等,众多历史学者的研究成果已经非常多;因为圆明园蕴含的包括清政府治国理念在内的很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早已被西方列强的大火烧得无影无踪了;因为圆明园更多的是体现了专制王朝骄奢淫逸的历史文化。

正因如此,所以如今大多数国人反对“重建”圆明园。

是的,留存圆明园的现状,也会让中国民众心灵受到创伤,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而面对圆明园的现状,并结合有关历史资料,更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心,且教育人类应当珍惜和平,远离战争这一最为极端的暴力行为。如此,难道不是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吗?

当然,严格地来讲,“重建”圆明园,确实可以抚平不少“重建派”的托名“恢复民族荣光”、“保护历史”的某些创伤。但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国民心理感受,乃至影响其幸福指数提高的方式去成就“重建派”的一些梦想,显然是舍本求末的不智之举。何况,如今假借保护文化、保护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等之名,而大行商业之本质者多如牛毛。尽管确有部分人士内心真是想保护文化、保护历史。

显而易见,所谓“重建”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荣光、抚平历史创伤、展示清政府的治国理念之类的美其名曰,事实上基本都是“重建派”的一种想当然、一厢情愿,甚至还隐藏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重建”圆明园事实是“破坏”历史。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