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重建圆明园:赝品抚平创伤只是幻想

www.fjnet.cn?2011-11-22 14:59? 龙敏飞?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7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就加强国家文化中心建设提出九大建议,其中有关研究论证恢复重建圆明园的建议颇为引人注目。(11月18日《京华时报》)

古迹重建,早已非新闻,各地重建之风刮起多年,多数在罔顾民意之后,带来更多的质疑与难题。重建时风风火火、激情高昂,可往往只有一阵风的热情,风刮过,资金不足,要么搁浅,要么打了折扣,引得怨声载道。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无论怎样的重建,无论其是否焕发出新春,都是劳民伤财的,地方财政可能丰厚,但显然有更值得用钱的地方,如教育、全民免费医疗等。

不过,也有不少支持者认为这可以抚平那段创伤,可以让人忘记屈辱,带来别样的文化品位。而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则表示,重建圆明园,其实是在重撑文化精髓,当前要在加强对“物”的保护同时,更注重对“文”的保护。这些言辞,有其一定的市场与拥趸者。

只是,如果重建圆明园真有此功效的话,那重建也是大事一件。不过,重建真的有此功效么?显然不可能,这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而已。圆明园重建了,不过是一个赝品而已,而这带给我们的,不可能是自豪,更多的是罔顾民意的乱花钱。更何况,屈辱的历史也不可能因为圆明园的重建而“消失殆尽”。换言之,历史还是历史,真相还是真相,一个完好无缺的圆明园,即便是正品,也不可能遮盖历史与真相,那一个赝品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重建有如此功效——真能抚平创伤、弥补遗憾的话,那我们所有的遗憾与创伤,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弥补。果真这般,那需要重建的,又何其多?可以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恐怕那般氛围下,有的不是创伤的弥合,而是对劳民伤财的一种痛楚吧。打文化牌的重建圆明园工程,要真算文化的话,也只是“伪文化工程”。

历史便是历史,屈辱自是屈辱,这般情怀,我们可以通过正视现实来缝合,却很难通过重建历史来减弱。如果我们一味地盯着过去,难免深陷其中不可自拔,我们应该多看看未来,眼光放高点、放远点。抚平圆明园创伤历史的手段只有一种,那便是我们祖国的繁荣昌盛,科技前沿领先、文化底蕴优厚、未来前途光明……这些,才是抚平我们创伤的不二法门,除此之外任何的抚平创伤,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把戏。

更何况,任何拉文化大旗的工程,大多主打的是经济牌,所谓“文化撘戏经济唱台”是也。重建圆明园,其背后也必然少不了所谓的利益冲突与纠葛,这才是这个工程的真正冲动所在。所以,我始终认为重建是劳民伤财、自欺欺人的把戏,这样的“伪文化工程”,还是不要为妙。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