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建立校车制度,让孩子们先安全起来!

www.fjnet.cn?2011-11-21 10:58? 南都社论?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11·16”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发生已届五日,有媒体报道,部分遇难者家属已接受43.6万元的赔偿协议,陆续将亡童从县城殡仪馆接出安葬。11月19日,涉事幼儿园负责人李军刚被甘肃省正宁县检方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批准逮捕。据人民网消息,本次事故中的8名病危幼儿,有2人已解除病危,尚有6名处于危重状态,据称所有正在接受治疗的伤患“整体病情趋于稳定,暂无生命危险”。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有甘肃庆阳市官员介绍,每个遇难幼童赔偿救助的43.6万元,包括人身财产保险23.6万元,一次性优抚救助金20万元,“在安葬遗体后立即支付”。11月18日,人民网引述正宁县官方通报称,县乡抽调了130多名工作人员,采取“二对一包户”的办法,配合教育、民政、信访、公安等部门,进行家属情绪安抚和周边群众的稳控等工作。11月19日,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节目报道,本次发生事故的车辆曾被查出超载,但交警在罚款后便予以放行,并不要求超载的幼童下车。与此细节相关的另一种信息则显示,庆阳市政府有关部门称,“曾三次要求该幼儿园超载的校车整改”。

悲剧往往都会遭遇追悔莫及的感触,问题在于,有些“悔”人力无法抗拒和左右,有些“悔”却再顿足捶胸也于事无补。11月18日,本次事故发生地———甘肃省庆阳市官方表示,将停止2012年公车更新计划,把预算资金全部用于购置标准化校车。几乎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均陆续开始对校车安全进行突击检查,并且有不少地方政府开始重视校车质量问题,表态将投资购置标准化校车。但也有地方显然采取另外一种思路杜绝校车安全问题,据《新京报》11月18日报道,北京朝阳区不少幼儿园被要求签署保证书,“保证不用车接送孩子”,据称“现在都不让用校车,用了就要关门”。前几日南都社论曾表达此类担忧,把不合格的校车和幼儿园一撤了之,让孩子重新变得无车可坐、无学可上,绝非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甘肃庆阳“停公车买校车”的做法,尽管有网友呼吁全国效仿,但也有学者对该项承诺的落实情况持不乐观态度。风口浪尖的政府承诺固然可贵,但究竟如何落到实处,并且得到充分的监督却依然是未解的难题。“三公消费”相关信息的公开一度是今年公众关注的热点,必须进一步细化有关“三公消费”的各类数据,方有可能对“停公车买校车”的政府承诺按图索骥。逢此事故频仍的时段,各地纷纷展开的严查行动与加大校车投入(或将校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表态,固然令人欣慰,却也亟待更高层级的国家部门更明确的回应。日前,国家多个部委刚联合出台规定,对党政机关公务车的排气量和价格作出限制。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只要具备乐见其成的主观意愿,由国家相关部委出面对“停公车买小车”或“将校车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等民间吁请进行正面回应,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权力衔接障碍。

今年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撰文提及,“有条件的地方,要把校车制度建立起来”,而贯彻落实温总理的上述指示,可能并非简单的是否“有条件”的问题。事关孩子能否安全地接受教育,没有条件也须为此积极创造条件。更何况,现如今的国家财政状况,于校车经费而言,已然过了“没有条件”的阶段。让每一个中国孩子,没有恐惧,远离危险,这是义不容辞的国家责任。坐而言,更要起而行,请让甘肃校车事故成为中国校车安全的里程碑。请让孩子,先安全起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