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公文“体检”应成常态
www.fjnet.cn?2011-05-17 07:30? 王从清?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以前,政府规章出台后,少有“追踪”实施效果和情况,但6月1日开始,188比分直播:省188比分直播:市政府规章实施后要立法后评估,评估报告将作为修废规章的依据。(5月16日《海峡导报》)

政府出台的各项规章,被坊间称为“红头文件”。因为它出自政府,是权力、威严的象征。所以对于它,大家往往充满敬畏,习惯了“无条件执行”,即使执行中遇到与地方不适、与意愿相背,大家多半不敢抗拒,只能遵照执行的份。

公文是政府发号司令、指导工作的载体,规章是政府严明纪律、规范行为的准则,唯有树立起绝对的权威和威严,才能保证政令畅通、约束得力。从这个角度来看,民众对它充满敬畏、言听必从是件好事。毕竟有了这样的群众基础,政府“一声喊到底”才有可能。

不可回避的是,再科学的公文、再严密的规章,其“完美指数”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更需要民众来评点。一旦公文和规章在执行中遭遇“水土不服”,就应适时调整、科学修正,这样才能保证公文、规章的实效性、严谨性,也才能体现政府决策的科学性、灵活性。

事实上,政府在起草公文、制定规章时,虽然集中了大家智慧,也履行了论证的程序,但由于各方面的局限,再加上事后不能有效“跟踪”,很难确保与实践“无缝对接”。再说,有的公文、规章在起草时还是“对路”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的变化,问题就逐步凸现了。

公文和规章毕竟不是普通的文件,它代表着政府意图、影响着决策方向、决定着行政效率。如若出现了问题仍然“带病执行”,无疑会损害群众利益,降低行政效率,影响政府威信。相反,唯有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尊重民众反应,及时修正“问题公文”。这样的胸襟和雅量,不仅能保证公文、规章永远健康,自会赢得更多民众的拥戴。

出于对公文、规章运行质量的负责,出于对决策方向、行政效率的考量,定期对公文进行“体检”很有必要。当然,公文、规章容易“过期、变质”不只是188比分直播:独有,而是各地的“通道”。如何预防公文“病变”,188比分直播:已作出尝试。期待公文“体检”能成常态,并为各地所借鉴。(王从清 教育工作者)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