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容得下导盲犬和弱者 才是最好城市
www.fjnet.cn?2011-05-10 22:22? 丁寅?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导盲犬“薇薇”到北京一年,体重狂增12斤。主人戚先生说,“公园不让逛,公车不让坐,餐馆不让进,商场、开放的学校运动场更是没戏。现在,它每天能做的就是早晚带我出去遛个弯。”戚先生是西城区盲协会长、西城区残联副主席,在大会小会上多次建议相关部门放开对导盲犬的禁令,但没有任何进展。(北京晨报5月9日)

作为弱势群体的盲人,2009年全国的统计数据是1691万人。而如今偌大的北京城只有5只导盲犬。目前,中国只有一个导盲犬训练基地。

导盲犬的严重缺乏,价格当然是其中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各城市并没有放开对导盲犬的管制,多如北京一样,只能遛个弯,而进不了公共场所。导盲犬没市场,没法大面积培养,进一步加剧价格攀升,形成恶性循环。而就在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无论公交、地铁,还是商场、超市,只要人能去的地方,导盲犬就能去。导盲犬的相关知识甚至被写进课本。

我们呼吁社会给导盲犬以空间,并不是意味着每位盲人都需要导盲犬。但希望当他需要时,能有这个选择权。而导盲犬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其实是平等和宽容的问题,是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正如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秦红岭教授所说,世界城市首先是具有弱者视角的城市。

深圳迎接大运会出台的系列举措,如清理治安高危人员、禁租房客打110、禁止农民工群体上访。其实跟导盲犬问题是一样的。反映的是一个城市的决策者,如何对待弱势群体。

一个城市不仅是精英的城市,也是弱者的城市。但各地政策透露出来的信息表明:大力打造的国际化大都市,就是一个精英的都市,一个排斥弱势的都市。因为科技和工艺,我们的城市变得光鲜和美丽,但这种美化,不应是对人的删选和排斥上,不应是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粗暴的单方面阐述城市的价值取向。如此治理,方便是方便了,但没有温暖和雅量的城市,有再高的楼再绿的草,也是没有生机的。

城市应该给予弱势群体更多的善意,应该能有接纳包容的雅量。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群的特殊关照,更是城市发展、社会进步的必须。

一个城市的管理者,也应在公共政策上进行反思,只有对少数人的权益保持足够尊重姿态,才能更好满足多数人的权益。人人都有可能成为弱者,而保护弱者,其实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