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教育孩子,世上没有后悔药

www.fjnet.cn?2012-05-23 15:47? 温国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日中午12点50分,两名“预谋”已久的初一女生,留下给父母的告别书,从杏林马銮村住家一起离家出走。父母承认,两人的出走,都是因为遭受了暴力教育,他们现在非常后悔,希望能够早日找回女儿。(5月22日《海峡导报》)

早知现在何必当初,面对追悔莫及的家长,我们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感慨。孩子的出走让两个家长认识到了自己暴力教育的错误,但这世界上可没有后悔药可买,而且我们更想追问的是,为什么非得等到事情闹大了、孩子都离家出走了,家长才发现自己的暴力教育存在问题呢?

怀着“我是为你好”的心理,家长很容易为自己的暴力教育找到合理性的解释,但是,你是否想过,或许,被暴力教育打痛的,不仅是肉体,更关键的是心灵。

“家”应该是温馨的港湾,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而言,为她们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是家长的责任,但是,当暴力教育的阴霾笼罩在“家”的上空时,我们很难说孩子们还能感觉到应有的温馨,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暴力教育很大程度上只会激发她们的逆反心理而适得其反,也就无怪乎她们会选择出走。

无论家长如何表示后悔,都不可能迅速地弥补暴力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心理创伤,更别说轻易地取得孩子们的信任了。我们当然有理由怀着最大的善念去祈祷离家出走的女孩们能听得到家长的忏悔,放弃流浪早日回家,但是我们更希望家长们能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能放下家长的架子俯下身子倾听孩子们心中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学会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分享自己的经验而不是用暴力灌输。很显然,这样的教训可不仅是针对出走少女的家长,在“棍棒下面出孝子”的暴力教育还占有一定市场的情况下,在“虎爸”、“虎妈”式的成功还在被某些人津津乐道的时候,“女孩因暴力教育出走”无疑是一记警钟,每一个家长都应该有所警示,还是那句话,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没有后悔药可买,也没有人能买得起。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