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专业贿赂公司”被揭有何启示?
www.fjnet.cn?2011-06-07 09:07? 黄齐超?来源:东南空间    我来说两句

原文标题:“专业贿赂公司”是一个信号

“武汉国杏医疗投资管理公司,从不开展正经业务,而是专门通过旅游贿赂医生。”根据群众举报,工商部门日前对该公司进行了调查。据调查人员介绍,该公司在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是:对医院和医疗行业投资、管理;生物技术和医疗器械研发等。可调查结果却是,该公司根本没开展与执照相关的业务,相反就只开展了一种业务——外出旅游。(2011年6月6日 《武汉晚报》)

日常生活中,耳闻目睹的医药腐败案例很多,但那些都是医疗产品厂家通过医药代表,向医院或医生进行商业行贿。现在,武汉出现了一家公司,通过组织医生旅游的方式,进行商业贿赂,这真的让我们意料不到。据悉,因为这种变相的贿赂形式格外隐秘,若不是公司“内讧”,工商部门很难得到线索。

这种“专业贿赂公司”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谓大快人心。可是,它带给我们的思考还远远没有停止。在笔者看来,“专业贿赂公司”无疑是一个腐败现象隐匿的新信号,我们顺着这样的逻辑拓展思路,就能得到如下启示:

首先,对于一些怪异的公司,相关部门不能一注册就完事,还要耐心细致地观察他们开展业务的情况、公司运营情况,掌握以及他们内部的部门设置,人员配备等等更详备的资料。如果监管部门有条件,还应当去公司实地考察一下,以防挂羊头卖狗肉的“皮包公司”,也能有效杜绝公司胡作非为。

其次,既然武汉这家国杏医疗投资管理公司,是以组织医生外出旅游的形式开展公关,或许只是冰山一角。那么,就可能有其他公司以开展“技术研讨、学术交流”的名义,变相地向医院或医生进行商业行贿;当然,还有可能是披上其它“外衣”,注册成立公司,开展医疗领域的商业贿赂公关。

最后,这次爆料的是医疗领域的“贿赂公司”。同理,我们也能想到,诸如此类的公司,在其他领域的也有可能大行其道。比如教育领域里的教辅材料,比如工程建设的招标,比如各种招聘中的考试等等。套改一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乏贿赂公司,而是缺乏发现贿赂公司的眼睛。

打击取缔“专业贿赂公司”,不能仅靠公司内部人员的举报,也不能单单靠旁观者的举报,应当依靠的是我们的监督部门的有力监督。只有监督部门给力,才有可能减少“专业贿赂公司”的可能性,这一点,永远是真理。

原文地址:http://sns.fjnet.cn/space.php?uid=783029&do=blog&id=26222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