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自愿捐款":莫让儿童节变成"儿痛节"
www.fjnet.cn?2011-05-26 08:21? 吕左昆?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报载,“六一”本是儿童节,却让大人心里很纠结!近日,本报海都热线通接到近30个家长来电,反映泉州市丰泽蓝天幼儿园借“六一”儿童节向家长发动捐款,这些来电以泉州市区、晋江、石狮和南安等地区的居多。(见5月24日的《海峡都市报》)

动员家长捐款,献爱心,本无可厚非。问题是,口头上说是自愿捐款,实则当着孩子的面把捐款名单贴在教室里,让家长很纠结。捐多了吧,自己经济能力有限;捐少了吧,不仅自己难堪,也怕孩子今后被老师另眼相看。在此背景下,怎么捐、捐多少都令人纠结。既然是自愿捐款,理应坚持家长自愿的原则;想捐就捐,不想捐就不捐。而今,把捐款名单当场张贴,无异于变相强迫。名曰“自愿”,实则“索捐”,有权力寻租、变相乱收费之嫌。

“六一”是孩子们的节日,本该纯真无瑕,而今却变成了幼儿园“创收节”,这岂不是让儿童节变成“儿痛节”?试想,当着孩子的面把捐款名单贴出来,让捐款少的孩子在其他人面前感觉“低人一等”,这不是无形之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即便没有伤害,也容易诱导孩子之间进行攀比,对孩子人生观的健康形成极为不利。何况,这种“自愿”捐款,不仅扭曲了“慈善”的本来面貌,而且败坏了学校和老师的形象,使“爱心”变了味,岂不为人诟病?

对于幼儿和家长而言,幼儿园等学校终究是强势的一方,强势要求弱势捐款,再怎么自愿,也有强迫之嫌。如果园方真想动员家长自愿捐款,其实办法很简单,只要把幼儿园的账号告诉家长,让家长愿意捐款就捐款,不管捐不捐款,都是不公开,这样捐款才是真正的爱心,家长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孩子也不会因此“受伤”。

教育乱收费命令禁止,可是为什么有这么多幼儿园铤而走险,使幼教变味呢?监管的乏力或缺位是一大原因。特别是民办幼儿园被推向市场“放开”后,教育主管部门也“放手”了,以致幼儿园“自愿”捐款、收“赞助费”成了“潜规则”。当地有关主管部门难道不该反思,举一反三,防患于未然呢?否则,今天的“被自愿”了,明天的各种“被自愿”还会不断上演。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