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醉驾入刑不该成代驾“膨大剂”
www.fjnet.cn?2011-05-24 10:25? 李晓亮?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醉驾入刑”施行后,代驾业似乎迎来了春天。以致一些“黑代驾”也匆匆点火,摸黑启程。醉驾和黑代价,很难说,哪个杀伤力最大。媒体调查发现,大半月来,京城各大代驾公司业务量少则上涨20%,多则翻倍。同时发现,代驾行业是“无主管单位、无准入门槛、无统一标准”的“三无”行业,代驾乱局亟待规范。(5月23日《新京报》)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醉驾入刑舆论涟漪还未散尽,代驾乱局又闯入公共视线。不难发现,“醉驾入刑”与“代驾乱局”之间,并非全无关联。可以说,正是对醉驾打击力度的升级,短时间内催熟了还未发育成熟的代驾业。作为逐利的市场主体,当嗅到无限商机的诱惑,代驾业一夜之间“被早熟”了。

连正规的颇具规模的代驾公司都还是三无产品,而当“醉驾入刑”的石子投入此前平静的湖面,当市场上的代驾需求日益看涨,而正规代驾资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时,不论是资质还是服务都更加“三无”更加混沌的“黑代驾”就会见缝插针,迅速加入战局,妄图分一杯羹。

除了上述“三无”,“黑代驾”还无运营资质、无服务担保、若不幸出事,在茫茫“黑车之海”中,你连责任人都找不到。

打击黑车的运动式执法,一直没停。这里暂且不谈多年的整顿效果,而是想说,对代驾业而言,比整顿黑代驾更急迫的任务是,先给代驾业正名。这也是逻辑的起点——必先有正规代驾,而后才有所谓的黑代驾,再然后才谈得上整治黑代驾。

而目前困境是,连市面上正规代驾业都还处于“三无”的尴尬模糊地带。记者在联系了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交管局等相关部门后,发现规范代驾业均不在其职能范围内。这当然是预料中的结果,如果有监管,代驾早就扯掉三无标签了。

但,此前没有主管单位,不代表它今后还应继续在三无的迷途狂奔。因为自醉驾入刑激活了代驾市场后,这已变得迫在眉睫。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总有一些新鲜事物,会从附加题或选答题变成必答题,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默认路径。不愿正视,推诿回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

就像去年“iPad入境关税”一样,如何定性iPad这只非鸟非兽的“蝙蝠”,是一个必答题。现在代驾也被推到了这一位置。必须正视“醉驾入刑”对代驾业的影响,并从制度上对其进行定性规范。而现在的代驾需求,或许有些虚火和泡沫,就像西瓜被加入了膨大剂一样。

醉驾入刑,本该有配套制度联动跟进。不该成为代驾乱局的“膨大剂”,而应是从制度上探索代驾破局的关键索引。对于膨大剂,专家说“适量无害”,于是被舆论指责为“砖家”,因为我们看到西瓜纷纷裂肚自杀,瓜农黯然神伤。现在醉驾入刑激发的连锁反应,至少在代驾市场上已体现得颇为明显,如果法律还不及时介入,尽早给出法定名分,让黑代驾付出法律代价,那么这个“膨大剂”的危害,不用专家说,我们每个人在不远的明天都可能亲口尝到。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