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只建不管的公园背后是指标式政绩观
www.fjnet.cn?2011-04-29 22:08? 郭杨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福州市仓山区福湾新城小区旁的夏雨苑公园,本是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去年以来,公园绿地被切割成了数十个大小不一的菜园。(《法制今报》4月29日)

公园是大家的公有领域,怎能沦为个别人的“后花园”?如此不合理的情况发生在福州市仓山区,并且,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可见,公园被遗弃在“三不管”地带不是一天两天。

诚然,附近住户在公园里种菜、据公为私是主观原因,但是,如果一个公园长期荒废着,既没有花草、也不美化环境,还真不如附近住户去种种菜,获得点实在的收益。如此说来,“公园变菜园”的根本在于:对公园的日常管理、维护不到位。

开发商表示:“只负责建设,并不负责后期养护”;物业对于公园的日常管护,只有“过问权”没有执法权;而作为小区内的公园,其花草树木的养护,不归园林部门管——典型的“三不管”事件发生后,动用了媒体、舆论力量,由当地政府介入,才起到了作用,可见,管护一个公园是多么艰难。作为自己亲身设计、打造的公园,本应成为公民的一项社会福利,却眼睁睁看着其变身菜园,可见这些部门服务意识、责任观念的匮乏。

相关部门之所以对公园“只建不管”或者不用心去管,可能不是不知道日常管理工作之于公园实效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而是在这日久天长、默默无闻的日常管护工作中,实在没有什么“亮点”可以拿出来扬名请功,无法契合他们心中既定的“政绩饥渴”。开发商说得很清楚:建设总造价约千万的公园,一方面是为了美化环境及项目销售,另一方面也是根据福州市对于建筑绿化的要求。公园既已建好,销售项目得到了美化、建筑绿化的要求也达到了,谁还会去管后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好好的公园变成了扎篱笆、上锁的私家菜园,究其根源,是参与公园设计建设的相关部门都太功利,达到目的后便拂袖而去;而园林绿化部门除了死守自己手边的一亩三分地,缺乏为服务于民而多走一步的意识。这也启示相关部门,在公园的设计规划之初,就应该将后期的管护也作为工程的一部分,将便民、服务于民融入政绩考核过程中。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