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情绪传染致毒”,臆测性结论不靠谱
www.fjnet.cn?2011-04-28 18:45? 马骝山?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昨日下午,陕西榆林公布检测结果,4月22日251名小学生出现恶心等症状前饮用的蒙牛学生奶,未检出致病菌,符合国家饮用奶标准。学生不适原因仍不明朗。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牟静君表示,不排除系学生间情绪的互相干扰与传染等导致。(4月27日 新京报 新闻链接 见后)

如此社会反响强烈的群体性学生奶中毒事件,涉及的又是正处于成长期的少年儿童,当地药监、卫生、教育等多部门介入,食安委连续奋战4天,却仍然查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让人更加感到蹊跷,甚至会揣测是否供货方蒙牛集团玩起“猫腻”。而相应的,学生的后续医疗费也就“至今仍未列入议事日程”。家长意悬悬,社会恐慌慌,此事的网上围观效应也自然会持续“延烧”。

查不出原委,继续耐心筛查、仔细排查就是了,总不至于是虚惊一场,但此刻,身为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牟静君的一番“情绪传染导致奶中毒”的说辞,就未免有妄断臆测,急于撇清责任之嫌。盖因奶中毒是一种医学症状,有着较为明显的生理不适、需卧床输液治疗的;“情绪”的力量再大,“传染”得再快,也不至于在体内蓦然变成病菌、毒素,并致使那么多小学生肚子疼和上吐下泻。这,恐怕应属于生活常识、常理吧?以“情绪传染说”来盖棺论定,甚至够不上贻笑大方,连普通百姓都会当做笑谈。

一事当前,流言纷飞,总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面上无光,责任难卸,危及“官帽”不说,更会陷整个学生奶生产、流通链条于消费者的不信任中。诚如牟静君所言,“此事已影响到整个行业信心。”因此,卸责之举可以理解,但行业重建信心靠啥?第一步,当是直面现实,查清根由,严责祸凶,以此戒绝后患;而非仅仅停留在“关注”、“惊讶”的层次,随意发表些臆测性、误导性的言论。

资料显示,“学生饮用奶计划”迄今已在全国24个省区市的171个城市、1万多中小学校得到推广,351万中小学生喝上了学生奶。这一国家推广力度最大的“学生营养干预”计划,从理论上讲,不仅为祖国下一代健康发育成长提供了营养基础,也使得千千万万奶农从中受惠,更为中国乳品企业提升自身素质创造了一个良好平台,可谓“多赢”之举。但是如果不能确保饮用奶安全性第一,如果天真年少、几无维权能力的孩子成为供货商处理过期、劣次品的可乘之“机”,如果任由目前食品安全领域的阴霾侵入到纯净的校园,那么“多赢”就会变成“多输”,并最终酿成整个行业的崩塌性局面。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