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婴儿食品含致癌金属”别急着澄清
www.fjnet.cn?2011-04-13 16:38?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瑞典研究机构称,雀巢等一些知名婴儿食品含有重金属砷,婴儿若每日进食2次米糊,砷吸入量超母乳50倍,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11日,国内食品专家向记者表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对婴儿食品的砷含量规定有限量,只要在限量范围内就是安全的。(4月11日《新京报》)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地球村已无信息壁垒可言,世界另一端的风吹草动,能够迅速在国内社会激起涟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化验雀巢、喜宝在内的知名婴儿食品时发现,里面可能含大量有毒元素如砷、镉、铅、铀。少量砷亦会增加患癌风险,镉则可导致神经及肾脏受损。由于难以准确估计这些有毒元素对婴儿造成的风险,报告建议父母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婴儿喂食以稻米为原料的食品。一石激起千层浪。重金属、致癌等黑色字眼,立即触动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敏感神经,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不过,与公众的紧张不同,一些食品专家的回应却出奇的“淡定”。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称,砷致癌几率较小,只要砷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食品就是安全的,不必过于担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表示,我国正在修改《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但不涉及大米、婴幼儿食品含砷的限量调整,“没有什么理由要调整”。

诚然,瑞典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只是一家观点,我们大可不必“听风就是雨”,神经过度紧张,但专家的平静与公众的焦虑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有些不可思议。毕竟,婴儿食品含有毒物之说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国外较为权威的研究机构发布,且引用大量精确数字加以论述。与研究报告的科学严谨相比,我们的专家解释太过笼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只要砷在国家标准范围内,食品就是安全的”,这样的武断结论显然有悖科学精神。科学无边界,探索无止境。人们对于一切事物的认识和了解,都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任何标准都不是天条定律,更不是保障安全的护身符。以此次曝光的婴儿食品为例,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婴儿接触到的有毒化学物水平没有超出欧盟官方制定的上限,但有毒重金属可在人体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可严重损害人体。为此,欧盟委员会官员已决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重新制定新的婴儿食品安全标准。相比之下,国内一些专家抱残守旧,唯现行标准马首是瞻,对新的研究成果不屑一顾,这样的态度更像网友嗤之以鼻的“砖家”,怎能令公众信任?

目前,中国食品卫生标准体系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的一致性明显提高,设置的指标也日趋一致,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标准偏低、项目偏少的现象。以农残限量指标为例,我国的允许农残量要比欧盟和美国高出数倍甚至更高。我们常常在谈论油价上涨等问题时把“与国际接轨”挂在嘴边,而与百姓休戚相关的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却长期成为“井底之蛙”,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如今,别人都在急着调整标准,我们却闲庭信步地笃信旧规,与国际标准体系的差距势必越拉越大。在双重标准产生的“洼地”效应下,很可能出现企业“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现象,在国外无法销售的问题食品堂而皇之地流入国内市场,受害的还是我们自己。

食品安全大于天,婴儿食品更是如此。在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健康利益面前,任何危险讯号都不应放过,再谨慎小心都不足为过。面对婴儿食品含致癌金属之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纸息事宁人的“安民告示”,而是相关专家和权威部门“以事实为依据,以科学为准绳”的调查结论。唯有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扎紧“牛栏关猫”的篱笆,筑牢食品安全防火墙,才能真正让公众放心安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