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婚礼彩礼也有稳定婚姻的功能
www.fjnet.cn?2011-04-08 10:23? 刘志扬?来源:南方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上周末去东莞参加了一个朋友的嫁女仪式。朋友的家族是东莞当地的大族,举办嫁女出阁仪式的当天,众多亲朋好友从各地赶来贺喜捧场。仪式在一个豪华酒店举行,十分隆重热烈,据说花费不菲。笔者参加的只是新娘方的出阁仪式,按照当地的风俗,几天后男方(也是东莞本地大族)举行的接亲仪式将更加正式和隆重。

在莞期间,笔者与前来参加婚礼的朋友的亲朋有过一些交流,问及当地人的婚礼是不是普遍都这么隆重和花费,得到的回答基本都是肯定的。当地人对于人生礼仪的重要一环的婚礼都很重视,尽其所能把婚礼办得体面风光。不过笔者周围也有许多从外省来广东工作的朋友认为,婚礼仪式仅仅是个形式而已,没有必要铺张和张扬。实际情况是不是如此呢?

我们知道,婚礼是获得配偶,开始经营新家的人生的转折点;是个人通过举行仪式,获得社会认可的行为。婚礼仪式除了通常我们所说的对一对新人具有人生转折意义外,还隐含有两方面功能,一方面借与同家族、朋友、同事聚会的机会,加强社会网络的凝聚力;另一方面,婚礼向社会正式宣示了男女双方两个家族的联姻。这种姻亲关系将在今后新家庭和男女双方家族的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

近几年,笔者也在经济发达的东莞城区和农村做过一些田野调查,发现当地人之间结成的婚姻非常稳定,离异的案例并不多见。鲜有我们惯常听闻的内地一些暴发户一阔就让“糟糠之妻下堂”的做派。之所以这样,应该与当地人固有的,并还在不断强化的家族观念有关。大量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宗亲观念反而得到了加强。血缘关系、姻亲关系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新的家庭常常利用姻亲这个新建立起来的社会网络提升社会地位,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离婚可能就是一个负担不起的高成本、高风险的事情。因为男女双方结合或离异并非单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而成为关乎两个家族荣誉、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大事。可以这样说,此种情形下的婚姻不仅是社会认可的,男女双方在经济和性行为以及养育后代上的结合,更是社会的结合。实际上,越是传统的熟人社会,亲属关系网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大,对象征两个家族联姻的婚礼仪式就越加重视。所以,我那个东莞朋友为女儿举办如此盛大、广邀亲朋参加的出阁仪式也就不难理解了。

从婚礼我又联想到了彩礼。彩礼常见于父系继嗣的社会。早期大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多认为这是一种对女性交换的补偿形式。因为嫁女的一方把女子嫁出之后,在经济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方面受到损失。因此男方就要用社会中公认的对等的钱物赠送给女方家庭,以弥补人员离开带来的损害。

彩礼在当今中国农村社会十分常见,也常常因为可能会让男方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而饱受诘难。但是,彩礼在传统农村社会中除了其负面的效应外,可能还有一点点的正面功用,那就是稳定婚姻的作用。在中国农村,一个农民娶一个妻子要花费大量的钱物,很多人由此而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这就意味着这辈子他可能只能有一次负担这样高成本婚姻的机会。婚姻破裂意味着财产和人的巨大损失。因此双方都会对来之不易的婚姻十分珍惜,不会轻易离异。

在社会急剧变迁的今天,属于社会结构深层的亲属关系,相较于其他方面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千百年来尽管婚礼的形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这一仪式中所蕴含的意义和功能却仍然如旧。同样,负担过重的彩礼等经常受到诘难的传统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却起着巩固婚姻的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