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开发商争建保障房是好现象
www.fjnet.cn?2011-04-01 12:06? 余丰慧?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一线房企们也纷纷投身于保障房建设当中:万科郁亮声称只要有1块钱利润就会做保障房;保利、金地亦不甘人后;近期发布年报的房企中,有七成表示要参与保障房的建设……(3月31日《证券日报》)

保障房中无论是公租房,还是廉租房,因为销售分配的终端定价很低,主要是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利润空间较小。给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商品房通过市场机制解决,通过以盈利为目的的开发商开发供给市场。一个国家住房体制中,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才是一个完善的体制。而作为市场机制主角的开发商为何如此积极投身于本应该由政府负责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呢?他们一定有自己充足的原因。

中国住房市场经过将近十年的高速发展,开发商们不但赚得盆满钵满。在中央政府房地产调控声声紧、调控措施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再依靠房价非理性暴涨而获取暴利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一方面一批开发商可能被淘汰出局,另一方面一些大型开发商必须寻找新的出路和增长点。

保障性住房建设虽然利润薄,但是,规模却异常之大。中国急需补上保障性住房这条短腿,一个快速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局面已经开局,未来五年将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今年将要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利润薄但规模大、数量多,总体算账总利润并不一定少。同时,必须看到保障房建设政府将给予许多优惠条件:税收减免优惠、土地出让金优惠、融资优惠以及一部分租金收益,再加上物业等配套设施的利润空间等,利润虽薄但并不是没有利润。更重要的是通过帮助政府建设保障房,开发商与政府关系将更加密切,也为自己标上“道德的血液”。在商业性住房开发上比如土地等,一些政府当然会优先考虑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开发商。万科说,只要有一块钱利润,就愿意建设保障性住房,寓意是非常深刻、值得玩味的。

开发商争抢建设保障性住房是一个好现象。政府负责和主导保障性住房,主要是指政府必须拿出资源补贴低收入者,帮助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但并不一定意味着政府直接参与建设保障性住房,政府出资源、出补贴,委托给开发商建设是正确路子和选择。也就是说,低收入者享受的低于市场价格住房的中间部分必须由政府出资、出资源买单。比如:政府出土地、免税收、帮助筹集资金等,然后让开发商负责建设,要给予开发商一定利润空间,才能调动其积极性,才能使其做好后期维护、物业管理以及保障房周转等一系列工作。

保障性建设将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我国住房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长期存在,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长效机制。开发商凭觉悟、觉醒和良心去建设没有利润的保障房一时可以,长期绝对靠不住。建立一个政府主导,政府出资源出资金,开发商有利润可图,惠及低收入家庭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维护管理机制,不失为一种长久和靠得住的出路。□余丰慧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