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收紧信贷别误伤中小企业
www.fjnet.cn?2011-03-28 14:07? 周俊生?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

最需要银行信贷支持的,应该是大量中小企业。但对于银行来说,中小企业并不是优质贷款渠道,因此,当银行需要削减贷款的时候,中小企业最容易受到伤害。

央行日前宣布,从3月25日起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开始调整货币政策执行方向后第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存款准备金率从17%上调到了目前20%的历史高位。

央行在短时间里大幅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原因似乎一目了然。自去年以来,以房价为先导的物价上升浪潮汹涌。确实,过多的流动性泛滥于市场,给了市场投机势力兴风作浪的某种机会。最近一年来,除房价不断上升外,主副食品的价格的不断上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国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民众收入的增加被不断地销蚀。因此,最近一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将压制物价上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在不断推进,央行作为货币政策管理的部门,自然对此负有重要的使命。

但是,货币政策的执行,不应该是单向度的。由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仍然不够,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基本上是“华山一条道”,即存贷款利息差。我国普通民众仍然偏好于银行储蓄,这事实上给银行增加了支付储蓄利息的巨大压力,银行只有通过将存款成功地转换为贷款,才能化解这种压力并获利。然而,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却使银行的贷款“头寸”日趋减缩,这使其只能被动地承受存款压力。在目前储蓄利息正处于上升通道的背景下,这种压力正在加大,这是央行在不断启用提高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工具时应该考虑的一个现实问题。

更重要的问题是,随着准备金率的不断提高,银行的对外放款量减少,那么是哪类企业直接承受了这种信贷减少的压力?根据现在的公开信息,房地产开发企业无疑首当其冲,在中央不断加大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的背景下,暂时切断对开发商的资金支持,有其合理性。但是,除此以外,最需要银行信贷支持的,应该是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一方面缺乏国有企业深厚的背景,另一方面其所从事的业务对资金周转的依赖很大。但是,对于银行来说,中小企业并不是优质贷款渠道,因此,当银行需要削减贷款的时候,中小企业最容易受到伤害。

事实上,货币政策执行上过于追求单向,在我国既往的实践中是有教训可以吸取的。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我国执行的也是从紧货币政策,央行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大量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出现了一股倒闭的潮流,沿海地区的农民工失去工作,中央政府不得不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小企业。而在其后货币政策改为适度宽松以后,央行又连续推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减息的措施,导致银行信贷出现爆发式增长,虽然有利于缓解企业资金困难的局面,但也造成了现在仍然干扰着经济平稳运行的流动性泛滥的问题。而且,大量流出的银行信贷更多地进入了并不缺钱的央企等部门,中小企业得到的信贷份额只占一成左右。

因此,央行在货币政策的执行方向上,应该有更全面的考量,既要在适度从宽时防止变成无度从宽,又要防止在从紧时变成一味紧缩。当前,虽然面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需要从紧,但经济运行的千姿百态决定了政策的执行不能“一刀切”,而是应该具有一定的政策针对性和灵活性。目前这种单向度的货币政策已经对部分中小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在得不到银行信贷支持的情况下,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机构,增加了企业经营的困难。显然,就目前来说,货币政策要做到“紧”中有“宽”,引导银行信贷流向急需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以此来推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