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乡村不应只是拆迁预备区
www.fjnet.cn?2011-02-11 08:50? 掀髯一笑?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快拆吧,拆迁了就好了。”这是南京郊区农民王后珍亲口对记者说的。据称,盼望拆迁在当地有一定的代表性,如今农民已不习惯种地,而是巴望着早日拆迁致富。(见2月10日《新京报》)

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也会在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产业化水平的提升方面展现许多新的特点。有相当多的地方会向工业园区、城市拓展区转型,这不仅正常,也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表征。不过,如今的农村不论是盼望拆迁还是不盼望,都表明城市的“胃口”大开,城市面积在急速膨胀,而在几乎看不见尽头的城市扩张欲望背后,没有农村按自身规律发展的规划面孔和未来席位。君不见,不论是农民新村建设还是蔬菜或者其他的什么产业基地,都只能在兴盛或者鼓噪一时之后成为过眼云烟。一句话,农村自身的未来是脆弱的,城市资本和权力打出的哪怕任何一个小小的喷嚏,都可以将其击得粉碎。

对于农村,曾经有一个叫新农村的词儿很是令人神往。而想起这个十分温馨的“新农村”概念,一个由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所组成的农村小康社会图景就呼之欲出。事实上,我们且不去高调地说什么农村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未来,农村哪怕就是保持现状,也可能是一种奢求。农村问题学者贺雪峰曾认为,农业应成为社会的“蓄水池”和“稳定器”,而相应的,农民也要“出得去,回得来”。这里面的意思很清楚,就算农村还落后着传统着,也是一种必要的存在,更是一种稳定的需要。

乡村不应只是一个拆迁的预备区,不知什么时候不知谁冒出一个什么念头,一个千年乡村就会如春梦无痕般地在地球上消失;农民也不应只有外出打工一条出路,变成一个在企业用工荒和自己心发慌之间摇摆的棋子,一个城市不待见农村无退路的游子。诚然,农村需要有一些地方被拆迁,有一些地方进入城市化版图,但这决不应该是农村未来的全部,甚至也不可能是农民理想的全部。拆迁或者等待拆迁不能成为农村发展的代名词,按照农村发展的自身规律,按照新农村的要求进行规划布局,同时培养既继承农耕文明传统,又面向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新农民,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课题。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