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拆迁没师德”考验新拆迁条例
www.fjnet.cn?2011-01-26 21:18? 胡艺?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江苏镇江新区丁岗镇一所中心小学多名教师因没有配合当地部门做好家属的拆迁工作,被学校强制停课停薪。据了解,在当地涉及被拆迁的85个教师家庭中,绝大多数教师考虑到行政压力而做出妥协让步。少数没有让步的教师,则被各级领导批评“觉悟不高,没有师德”。((1月26日《京华时报?》

暴力拆迁就像新闻“牛皮癣”,比比皆是。有放狼狗咬人的;有偷偷摸摸拆迁的;有听错指令“误拆”的;有泼洒大便,放毒蛇的,有打死被拆迁人的。为了达到拆迁目的,开发商歪脑筋动尽,下三滥招数用尽。但是,本该保持中立身份的地方政府也跳到了暴力拆迁第一线,实在令人费解。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书育人。师德归师德职,拆迁归拆迁。两者本是两种性质的问题。镇江新区丁岗镇为解决拆迁难题,以强制停课停薪,批评教师没师德绑架拆迁。既扰乱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侵犯了公民合法权益。也显示出官德的迷失,权力的霸道。

签下拆迁协议,将蒙受经济损失,不同意拆迁,又会影响自己的工资、饭碗。这不是把教师送上了烤架吗?处于权力压迫下的教师的处境可想而知。在现代法治社会里,在新拆迁条例已经出台的当下,政府不仅不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反而选择性作为,利用自身强势地位,把公权之手强行伸入私权领域,利用公权力威逼拆迁。强买强卖,让人愤怒。

如果教师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用人单位给予停课停薪处罚无话可说。就因为家属不在拆迁书上签字,就停止教师的工作与工资,批评教师没有师德,道理何在,官德何在?当然,在现行权力语境下,“官大一级压死人”,教师受制于学校,学校受制于教育部门,教育部门受制于地方政府,在丢饭碗的现实面前,为了保住饭碗,多数教师选择了妥协。但是政府如此违法行政,也会让自身公信力荡然无存。

不可否认,工程建设方案规划好了,有人不签拆迁协议,延误工期,确实影响公共利益。但这不是政府利用权力压迫权利,使下三滥手法威逼业主拆迁的理由。只要公民取得了房屋合法产权,在没有达成拆迁协议之前,讨价还价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要拆迁公民房屋,就要取得公民同意,在拆迁之前双方展开利益博弈,在充分尊重业主权利,双方达成协议,办理合法拆迁手续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拆迁过程。如果双方意思表示不一致,拆迁就不能进行下去。政府以停薪、下岗要挟教师“有觉悟”。暴露出对公民物权的冷漠,对法律的蔑视。虽然《物权法》早已生效,新拆迁条例已经出台,但是残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从开发商到地方政府,暴力拆迁、权力逼迁仍然屡试不爽!实在让人郁闷。

新拆迁条例已经取消了行政拆迁,拆迁要听证,要申请法院执行,镇江新区莫非享有法外特权?退一步讲,即使拆迁工作由政府主导,政府也应该尽量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拆迁人利益。政府没有理由利用公权力“霸王硬上弓”威逼私权就范。政府如此以权压法,批评教师没师德,威逼教师拆迁,不仅暴露出对公民物权的蔑视,而且隐喻着某种利益交换。这一点既需要政府自证清白,也需要有关部门介入调查。

因此,面对侵犯人权、物权,涉嫌违法的权力逼迁,法律决不能姑息。上级有关部门应该尽快介入调查,启动问责程序,在法律的框架内结束拆迁闹剧。如果类似“权力以令强制拆迁”的闹剧得不到有效遏制的话,不仅公众心中的郁闷难以消除,合法权益无法保证,官民心理难以和解,新拆迁条例受到挑战,政府公信也会进一步贬值。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