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180户居民共用一个公厕与“无利不拆迁”
www.fjnet.cn?2011-01-31 07:28? 张永琪?来源:燕赵都市网    我来说两句

“真没想到济南还有这样的地方!”山东省政协委员邓相超到济南四里村棚户区进行调研,发现20亩面积的棚户区住着180户居民,共用一个公厕。这些上世纪50年代盖的房子,冬天没暖气,生活没煤气,有的四口之家只有七八平方米住房。棚户区内简陋的场景让邓委员很“震撼”。邓委员认为,“这么小的地方集中住着这么多住户,哪个开发商算算账,也不愿接这烫手山芋。”(1月30日《山东商报》)

城市改造开发的春风迟迟不度“玉门关”,这可坑苦了棚户区的居民。180户居民共用一个公厕,“爆挤现象”可想而知。四口之家挤在七八平方米的住房里,不扎成人墙恐怕无法入睡。生活没有煤气,使用蜂窝煤做饭,每年都要引发火灾。生病要呼120,但道路太窄,120车开不进来,有的居民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城市管理者知道吗?

就改善居住条件而言,城市中的棚户区显得尤为紧迫。然而,“望迁若渴”的四里村棚户区居民,已经反映了七八年,至今都没有官员过来看过,更不要说许诺何时改造了,以至于政协委员来调研,居民们便觉得“这次我们可找到了救星”。拆迁改造的春风迟迟不度四里村棚户区,道理很简单,此处是无肉可啃的“鸡肋”,拆迁开发非但无利可图,而且要做一笔不小的赔本买卖。逐利的房地产开发商肯定不会接这个“烫手山芋”,棚户区居民只好日复一日等待。出现这种状况,显然是城市拆迁改造的理念出了问题。

拆迁改造理念差之毫厘,拆迁改造行动就会谬之千里。开发商不肯接“烫手山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些城市管理者唯利是图,不肯接无利的“烫手山芋”。假如城市管理者能把改善民生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拆迁改造中开发城市,在开发城市中提升民生,城市拆迁改造突出公益性,摒弃功利化,人口密集的棚户区就不再是“烫手山芋”,而会成为拆迁改造的首选。如果政府愿为棚户区拆迁改造买单,“烫手山芋”也是食粮,开发商就会吃得有滋有味。

城市拆迁开发摈弃功利化、逐利性,这必须成为城市发展的理念。由政府主导的拆迁改造,不能有利可图就上马,反之就让其搁浅。可以大把赚钱的不惜强行推动,无利可图甚至会蚀本的就将其打入冷宫,这是对弱势民众利益的漠视,也必将影响城市的健康发展。当下,无利可图甚至要蚀本的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显得更紧迫,民众更期待,政府必须要将其放到优先考虑的位置,明知是鸡肋,甚至是骨头,也要下力气去啃。棚户区消失了,居民整体居住条件改善了,城市才会多一份稳定,社会才能多一份和谐。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