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考生自主权才是高招改革的试纸
www.fjnet.cn?2009-12-16 14:54? 宋桂芳?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 回到自主招生的问题上来,倒不是老百姓真对这个改革寄予多大期望,而是因为它生生在传统高考上开了个口子,大家都怕它“过敏发炎”而已。有专家提出“校长推荐制不是改革,是反改革”的观点,深以为然。何以得出这个判断?因为眼下的自主招生只是高校的“自主”,对考生来说,是完全不自主的、甚至是排他性的。比如你在所谓的推荐制下想上某高校,是单独申请,大学给予优先考虑,一旦合格要么是提前录取、要么就是不能接受其他学校的招录。这样的自主招生,运作的前提是考生对招录学校的“忠诚度”。在这种关系中,高校是主人,是赐予者;学生是奴仆,是被恩赏者——而真正的自主招生显然不是这样的逻辑。高招改革如果不能还原学生的主体性权益,则不能说是真改革、或者说是成功的改革。

在健康正态的招录关系中,即便是自主招生,学生与高校起码也是平等的:高校可以海选学生,学生也可以筛选高校,一个学生可以收到多家高校的加分通知,就算参加完自主招生环节,依然可以不被附加任何歧视性条件地自由选择想去的学校。说到底,就是因为高校是服务者,是提供基础性服务的单位,考生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关系到社会的命运与前途,不能挟持学校的利益去绑架招生政策。至于高校所谓不签协议会影响其他考生录取、占用名额资源等说法,技术上或程序上早就不是什么难题。

纷纷扬扬的自主招生热议不休,专家说、学者说、校长说、官员说,就是不知道学生在说些什么。扩大或限制高校自主招生权利是一回事,如何在高招改革中保障考生权益是另一回事——相较而言,后者可能更触及制度根本,更具有深远意义。国外的自主招生,一个学生可以拿多张通知去权衡比对,甚至反悔,遗憾的是,我们还在谈论怎么掐尖。看来,我们应该明确一个常识,考生自主权才是判断高招改革真伪的试纸——无关成败,只关乎真诚。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