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给北大招生改革多一点宽容
www.fjnet.cn?2009-11-18 09:21? 姜泓冰?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核心提示:真正可悲的不是在高校招生改革中发生腐败个案,而是所有大学只知按分数高低遴选“人才”,任由“一考定终身”的应试体制,捆缚住整个中国的基础教育

北京大学试行自主招生校长实名推荐制,本是一项直接关系到几十名应届高三学生去向的改革,竟然演变成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反对者众。这样的反响所夹带的大众心理、社会情绪,颇值深思。

其实,校长实名推荐制并不是新鲜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高校试行由中学校长推荐优秀生源的制度,已经搞了四五年,迄今似也并未曝出什么丑闻。北大所做的,也只是将各大高校与优质中学之间已在实际操作的通行做法,加以规范和明确、公开罢了。何以竟会惹来如此众议汹汹?

一部分原因是,事出“北大”——中国最顶尖也最引人注目的教育资源,也是国内高等教育改革中最敏感的“风向标”。北大招生改革的一小步,不经意间被人们迅速放大成可能动摇既有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底线的一大步。

这样的推理和焦虑不无缘由。教育体制改革行进至今,那些在理论上正确或按照国际通行做法的改革努力,移种进中国的现实土壤后有不少都“化橘为枳”。因此,尽管对于“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有诸多不满,尽管人人心疼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体质越来越差、创造力越磨越平,抱怨教育改革步伐迟缓,但高校招生若有新动向,整个社会的挑剔仍然多于支持。即以“自主招生”为例,试点高校都在社会议论下压力重重、左支右绌。


责任编辑:刘宝琴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