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重庆晚报转自贵阳晚报的一则新闻,1月19日,遵义一企业职工在街上“晒”厂里的接待品。

他们说,这些物品原来存放在厂领导办公室隔壁储藏间,现在搬出来是打算让大家见识工厂的公款吃喝。被工人搬出来的这些东西包括30余件茅台酒,整件的“壮阳酒”,以及镶玉的高档工艺品。

这则新闻疑点多多:按新闻五要素,“遵义一企业”是一个没有特定对象的单位。

再说,“晒腐败”诸多环节不可信:企业员工是怎么知道厂里有如此高档公款吃喝招待物品?又是怎么知道就存放在“厂领导办公室隔壁储藏间”?又是如此顺利在搬出来展示?难道是企业员工破门而入?搬运过程中为何厂领导没有阻止?为何如此顺利地成为贵阳晚报的新闻?

笔者总觉得,新闻中配发的是一个展销集市的照片,加上编造的“新闻”。而且,新闻中以围观群众之口说出:“现场摆放茅台并不普通,有一部分是价格不菲的50年陈酿、30年陈酿、15年陈酿。”这难道不是对贵州茅台作了一次免费广告吗?

“遵义街头晒腐败”是真是假,笔者拭目以待。即使这是真新闻,“晒腐败”不如“晒制度”,该厂如果有健全的公款招待制度,而且经职代会讨论通过,监督执行,就不可能出现如此状况。

' />
1月19日,贵州遵义一家大型企业的职工将厂里的接待品搬到街上“晒”,称打算让市民见识见识工厂的公款吃喝风。被工人搬出来的这些东西包括30余件茅台酒,以及一批董酒、习酒和五粮液、高档茶叶等,围观群众一边议论纷纷。一名工人气愤地说:“工人现在一月领600多元钱生活费,有人竟如此奢侈。”(1月20日《重庆晚报》)

工人在厂门口“晒烟”,引来众人围观。

唐朝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自己的经典作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有句名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反映当时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贵州遵义一家大型企业的职工虽然不至于在路边冻死、饿死,但一个月600多元钱生活费让他们怎么生活?当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用还不及一瓶茅台酒时,难怪这些善良的职工要义愤填膺在“晒晒”企业领导的奢侈和腐败了。


“30余件茅台酒,以及一批董酒、习酒和五粮液、高档茶叶等,甚至还有整件的‘壮阳酒’,以及镶玉的高档工艺品。”当这些接待品“晒”在大庭广众时,我不知道该企业能有哪位领导有勇气地站出来,说这些接待品是企业领导为了职工利益而享用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需要而购买的。在我看来,看来这些礼物企业领导也不一定能享用上吧,那么这些礼物去向何方,难道不值得追究和思考吗?

?“一瓶普通茅台酒要卖800多元”,当企业职工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的收入还不够企业领导喝的、送的一瓶酒价格高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指责社会风气、指责吃喝风,我们应该扪心问一问,职工的利益在这些领导的眼里、心里摆在什么位置?一个个活生生的、生活困难的职工难道不能让这些生活奢侈、思想麻木、道德低下的领导脸红、心跳、警醒吗?

年关就要到了,许多企业领导可能在准备一些高档的年货发给自己享受,或者送给管自己的头头脑脑,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手下还有许多困难职工,虽然他们不能直接让企业领导获得荣誉、得到升迁,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他们的生活质量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甚至存亡。

“街边烟酒‘臭’,职工心里哭”,不关心困难职工的领导决不是一个好领导。年关将至,每一个单位的领导都要静下心来,扑下身去,到困难职工家去,看看他们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还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要等到职工心里流泪时还不管不问,那么造成的后果将会非常严重。

' />
遵义一企业职工近日做了件轰动遵义城的事——在街上“晒”厂里的接待品。事件引得遵义市政府有关领导赶往调查。他们“晒”的包括30余件茅台酒,以及一批董酒、习酒和五粮液、高档茶叶等,甚至还有整件的“壮阳酒”。从图片上看,摆在那里就像一堵墙。(120日《重庆晚报》)

工人在厂门口“晒烟”,引来众人围观。

这样的举动在全国也不多见。据说这是当地一家效益较好的大型企业,可是工人现在一月只能领600多元钱生活费,领导却能够整箱整箱地喝800多元一瓶的茅台酒。这些物品原来存放在厂领导办公室隔壁储藏间。

一个在人们印象中效益不错的大型企业,为什么职工每月只能领600多元钱生活费?原来是让厂领导吃掉、喝掉、送掉了。看看被愤怒的职工码在马路边的几十件高档烟酒,真的是“大型企业”,据悉这才是储藏间里的一部分,全部“晒”出来还不知有多少呢。

职工每月只能领600多元钱生活费,领导却可以花天酒地搞“接待”,暴露了这些领导的价值取向。这些领导不可能把精力放在群众的利益上,不可能能把精力放在企业的效益上。他们可能自己先富,但绝不可能带领职工共同富裕。遗憾的是,这样的“储藏间”,或许在许多单位、许多企业都有。


一个企业能够储藏那么多的高档烟酒礼品等,也说明是一种“需要”。这些东西有的可能是自己享受,有的可能用来“接待”上级。前些年还听说有的领导到下面检查工作“罢宴”,现在大家已经心照不宣,觉得这些不算什么了。这也是对腐败认识“提高”了的一种表现。一些官员到下面检查工作,是包含“检查”伙食这一项的,如果对招待不满意,就可能影响到检查工作评价。所以,有网友评论说,领导赶往又能够“调查”出什么呢?

企业职工把领导储藏间里的30余件茅台酒等“晒”在马路边,不仅轰动了遵义城,也得到了全国广大网友的赞扬。我们反腐倡廉了这么多年,除了有关方面“晒”过已经揭露的腐败分子所收受的高档烟酒等礼品外,哪级纪委、哪个地方和单位如此这般地“晒”过?遵义职工的这次“晒”,又何尝不是“晒”反腐倡廉工作的疏漏呢?

这也说明,群众才是最可靠的反腐败力量,他们天然地同搞腐败的人和现象势不两立。一个企业的职工,竟然把本单位领导的高档烟酒礼品储藏间打开,把东西拿到街上“晒一晒”,是需要勇气的,也要冒很大风险,但他们还是毅然地这样做了。他们的行为是正义之举,是进步之举,也是智慧之举。只要敢于把权力交给民众,有些社会的丑恶现象就可能得到有效遏制。民众本来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他们原本就应该拥有监督国家、监督企业、监督官员的权力!

' />
"晒"接待2010-01-21

?

遵义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人近日从厂领导办公室隔壁的储藏间,搬出30余件茅台酒和一批董酒、习酒、五粮液及高档茶叶、镶玉的高档工艺品等到厂门口展示,称:“这是厂里的接待品,我们搬出来‘晒晒’。”(《重庆晚报》1月2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