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以《第二次握手》闻名全国的湖南著名作家张扬最近再次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原因是这位66岁的老人于11月23日上午在办公室痛打湖南省作协办公室主任彭克炯。随后,他在博客上揭露湖南省作协内部的种种“黑幕”,并表示自己就是要通过打人来引起关注,从而“砸碎腐败坚冰”。(三晋都市报 12月8日)

尽管作家们笔下铁马金戈、波谲云诡,在大家的印象中,作家本身的生活是宁静的,文人也应该是隐忍的、斯文的。不过张扬通过打作协官员来“砸碎腐败坚冰”的行为让人看到:即便以斯文著称的文人,面对贪腐同样嫉恶如仇。

和那些以写反腐小说的作家们相比,我认为张扬老人此举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反腐作品,比任何一部反贪小说都更有警示意义。连一位文人、尤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作家顾不得斯文扫地,痛打他认为有贪腐嫌疑的作协女官员,说明重拳反腐确实是民心所向、民心所盼。

当然,“砸碎腐败坚冰”靠张老这样痛打作协官员的办法是不行的,显得过于有些理想主义,并且文明的社会也不提倡暴力。要打醒、惩治这些贪腐分子,真正要靠的应该是法律的重拳出击,靠的是完善的预防腐败的机制以及靠官员本身形成一股清廉的风气。

名作家痛打作协女官员的行为本身就是一部好的反贪作品,反映了一位斯文的文人对贪腐的仇恨。虽然作品有些理想化,虽然老人的行为根本就无力“砸碎腐败坚冰”,但是他用行为演绎的这部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行为作品,对于反腐倡廉同样具有现实的意义:他让我们看到看到,哪怕是一位隐忍的文人、一位瘦弱的老人对反腐反贪的情感诉求都一样是那么的强烈,政府反贪部门更是责无旁贷。

张老为“砸碎腐败坚冰”痛打官员的做法有理想主义的一面,但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一方面痛打官员丝毫不能撼动腐败的根基,凭着一双拳头打败反腐的行为本身就具有”堂吉诃德“的色彩;另一方面,张老行为本身告诉我们一个现实:贪婪的心唤不醒,只有打才能打醒。只不过打贪官的不该是老人的手,而是法律的重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