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规定快满六岁也可考虑接收入学。目前广州方面对入学年龄持观望态度,虽然教育部今天已澄清“未松绑”,但这个消息还是在千家万户掀起了新的波澜。(12月7日《羊城晚报》)

教育法规定入学年龄为8月31日截止,9月1日出生的自然就内心不平。但是如果把分界线划到9月30日,10月1日的自然也不平……以此,要让家长全部心平气和很困难。所以,划一个年龄一刀切对学校和家长都是一个方便操作的方案。但是,一刀切也不是没有弊端,医院出生资料显示有些母亲急着在8月31日剖腹产。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调查表明:一个人的体、智发育主要是在其生命的第一个五年内完成的。笔者曾观察过孩子玩乐高积木,适合5-12岁拼的车4岁时怎么也拼不好,可到过了5岁的生日,他打开说明书一个晚上就把它拼好了。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承认年龄对孩子的能力有影响,可是做父母的却最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恨不得孩子的教育也可拔苗助长。殊不知上学对孩子也是人生的一道大坎,对孩子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还没准备好迈得过早只会适得其反。今天的父母更愿意对明天的弊端视而不见。

在澳大利亚,入学是以年龄为准的,孩子今天满了五岁,明天就可以入学,随时插班。在中国,这种制度肯定行不通,老师好不容易教会了这拨孩子遵守课堂纪律,另一个新生一来又得从人生道理开始,那启蒙教育岂不没完没了。

老祖宗倡导的因材施教才是良方。比较理想的入学制度是划一条最低的下线,比如五岁半,然后提倡大家满六周岁入学,对未满六周岁却要求入学的孩子进行能力测验,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学习还包括生活能力等诸多方面,能通过这种考察的可以提前入学。这也是对孩子负责,不让学习对他构成巨大压力的一个考虑。当然,这会加重小学老师的任务,会遭到校方的极力反对。同时,“因人而异”的美好愿望,也一定会遭到权力弯曲。

' />
12月6日,教育部官方网站一则留言答复引起了社会关注。有人据此推测,教育部将对入学年龄限制“松绑”,考虑接收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但记者今天再次登录教育部网站发现,教育部已经撤下了这则答复。(北京晚报 12月7日)

看到这则消息,马上想到的是葛优演的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里的“好梦一日游”,教育部此举也着实让孩子家长们“好梦一日游”了一回。所幸现在不是开学季,如果开学前夕玩这样的游戏,孩子家长们的“美梦”一时醒不来,教育部导演的这场“好梦一日游”真不不知道会引发什么样的风波。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他们的一言一行势必会给中国的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令行禁止”这是政府行政的基本法则。无论教育部导演的这场“好梦一日游”只是为孩子家长开开心还是确实有这样的打算,在制度没有明确的时候做出这样的答复很容易让公众信以为真。因此,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跟公众玩起“好梦一日游”,一点都不好玩、也不幽默,反倒破坏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让公众好生失望!

“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在《义务教育法》没有修改之前,这一行为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但是作为教育部的官方网站,竟然对这一行为做出“默许”,不禁让人质疑:连教育部都认为可以“法外开恩”,那么还要《义务教育法》干什么?

可以猜测,教育部如果对此事做出回应,很可能将这一责任归咎于对此进行回复的工作人员。我们姑且认为确实是工作人员犯的错误,那么反过来想想,教育部的工作人员竟然都不了解《义务教育法》,甚至还坐在为教育政策答疑解惑的位置上,教育部最起码也应该担个失察的责任。教育部的工作人员连教育法都不了解,能不让大家对教育部的工作失望吗?

教育部导演的“好梦一日游”让公众空欢喜了一场,对于公众而言,教育部的公信力将因此大打折扣。因此,教育部的“好梦一日游”一点都不幽默,反倒玩伤了自己。通过此事,教育部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机制,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用人制度了。我建议教育部在推行新的教育改革之前,先将自己改革改革,首先集中学习《义务教育法》,给内部工作人员普普法,其次完善内部无序的工作机制,再次则是好好想想如何重新建立自己公信力。

' />
《北京晨报》7日报道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教育部官方网站留言在回答网民提问复时表示,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收即将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

这则新闻7日迅速地被演绎成“教育部:考虑接收年龄即将满6周岁儿童入小学”,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然而就在有网友对此喝彩——《“未满6周岁儿童可入学”是务实之举》之际,教育部却自己打了自己一耳光。《北京晨报》报道中援引的教育部网上的答复内容,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被删除了。

本来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是网友网上留言提问,教育部公开答复,现在却变得有些扑朔迷离了。教育部究竟是什么时候删除的“已完成幼儿教育,但距6周岁还差2、3个月的儿童,能否接受义务教育?”的网友提问及自己的答复,不得而知。不过,这背后折射储的问题,却有些耐人寻味。

从情理上而言,教育部的公开答复并无不妥,甚至值得提倡,毕竟是勇于面对公众关心问题的表现。但教育部在答复中只是说“学校在优先接收和保障年满6周岁的儿童入学后有学额空缺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接受即将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入学”。教育部这样说,并不等于即将年满六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入学,能否入学的关键还要看学校能否接纳。

教育部删除官方网站的公开答复似乎另有隐情,也许是出于一种担心,或者是一种无奈。试想,如果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学校按照教育部的这一答复执行,可能很多家长通过各种关系或者门路,都会把自己距离6周岁尚差几个月的孩子送去读小学。事实上,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存在有类似的情况了。教育部的这一答复,只会加剧这一现状。这似乎又与《义务教育法》相悖。

既然公开的答复,又何必要删除?删除了公开的答复,是逃避问题的一种方式。但作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之一,该问题虽然能轻易从教育部的官方网站上删除,但却并不能从百姓的生活中删除。每年秋季,很多家长都会因孩子差几个月不满6周岁而无法顺利入学而犯愁。教育部的官员们还是应该早日面对这一问题,而不是刻意去回避,回避毕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 />
教育部网站撤销“不满6岁儿童也能入学”的答复,没有任何解释。

其实我一直认为教育部是比较开放的部门,从前副部长张保庆到前发言人王旭明,他们一直就显示出“敢说话”的风格。不过,这“否定”的本事,他们也很强。用“教育部+否认”组合在网上“百度一下”,搜出约100万条消息(含重复的):否认将44个汉字调整意见上报国务院,否认形成高考改革方案,否认高考人数减少缘自就业压力,否认MBA将招应届生,否认“校长推荐制”有违均衡……我看教育部干脆改称“否定部”算了。一而再、再而三地搞“自我否定”,在承认认错态度的同时,多少给人水平不够、办事不牢的感觉。何况教育这件事,全国人民这么关注,神经上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啊!就拿“不满6岁儿童也能入学”来说,一次否定引起的舆论喧哗和民间骚动,怕不是一删就能解决的吧。退一步说,否定不要紧,否定之后却不给任何理由,这给人的感觉怎么就有点藏着什么东西的意思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