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妨把“最终解释权”交给灾区群众

2014-07-21 11:24:22?品  岢?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红十字会三伏天里往南方灾区送棉被”的消息,今天引发广泛议论。有观点认为:几千床棉被送到灾区,盖着太热、扔了又可惜,红十字会太不专业了;但也有人认为红十字会在第一时间就调拨救灾物资,值得肯定,南方天气潮湿,灾区早晚有温差,需要棉被垫着隔潮,夜里也需要棉被保暖。(7月21日人民网)

当出现自然灾害,作为专业的救援组织红十字会出场本来是顺理成章的。但是自从郭美美事件后,由于时至今日,都没有权威的最终解释,因此红十字的“红”、“黑”争论没有停止过。纵然这样,我们也不能把红十字会一棍子打死。红十字会的救灾、抗灾的作用显而易见。

让红十字再次尴尬的始作俑者是送往灾区的几千床棉被。大热天的用棉被来捂痱子?网民的质疑不无道理,他们是按常理来判断,在他们看来高温加棉被与美酒加咖啡的距离实在有点远,非但没有起到救助的作用,好像还有点添乱的意思。

红十字会作为官方组织,当公众质疑的时候,有必要作出专业的解释。红十字会有关负责人的“送去救灾地区的棉被比较薄,适合防潮保暖”、“一些受灾山区、丘陵地区早晚有温差、湿气重,老人孩子孕妇等需要棉被”、“因为棉被功能多样,往灾区送棉被是救灾常见做法,并不局限在冬天”等解释应该是比较客观、科学和专业。作为救灾来讲肯定得通盘考虑,既考虑一般情况也要考虑特殊情况,才能使救灾的效果最大化。即使有了这样的解释,未必红十字会就撇开了“不专业”,因为灾区需要的凉席、水等一般急需品还没有组织和发放到位,这方面红十字做得显然不专业,因为在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的情况下,考虑特殊情况,似乎有点本末倒置。所以其有口难辩也好,公众继续质疑都在情理之中。

最终红十字会的作用要体现到救灾的效果、效率上。公众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并且意识越来越强烈。就某一特定的事件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局外人、中立者,未必能做到旁观者清。

良言一句三终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比如红十字会在大热天里送棉被,是对是错?红十字会解释了,公众质疑了,我们更不要忘了最重要的主体——灾民。就事论事而言,不妨把最终解释权交给他们,听听他们怎样说,让他们来还原事实的真相,这才是救灾的根本所在、服务宗旨所在。不然搞个讨论会、批斗会,各唱各的调,有什么意义?也许回过头来,大家都错了,而且可能很离谱。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