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防灾救灾岂能“估计不足”

www.fjnet.cn?2013-10-11 07:32? 张贵峰?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近日台风“菲特”重创浙江,其中宁波余姚市为受灾最为严重地区之一,70%以上城区被淹,全市83万人受灾,断路、断电、缺水、缺粮情况严重。针对舆论对政府救灾不力的质疑,当地政府部门也承认“对这次灾情估计不足,来得太突然,余姚几乎每年都会有台风,像去年的海葵,但都没有那么严重”。

从目前媒体报道提供的大量第一手灾情现实来看,余姚当地政府“对灾情估计不足”,显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比如,在灾害发生之前,政府对灾情预警信息发布迟缓不及时,8日早上才收到政府发来的提醒短信,但那时早就淹了,预警已属于马后炮;再如,在灾害发生后,政府应急救援的不到位不给力,灾后没看到有及时的救援,基本上还是靠自救。

诚然,应当承认,此次余姚市之所以会成为受灾最为严重地区,自然灾害在客观上的巨大破坏力,确实是更为直接首要的一个基本原因和背景。据监测,至9日上午10时,强台风“菲特”给余姚全市带来499.9毫米的过程雨量,降雨量为百年一遇。

但与此同时,更应该充分意识到,当前这种严重灾情局面的形成,尤其是在灾害已发生多日之后,许多灾民仍处于基本上还是靠自救的状态,当地政府在主观上“对灾情估计不足”,没能事前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同样难辞其咎。很明显,所谓“来得太突然,余姚几乎每年都会有台风,像去年的海葵,但都没有那么严重”等说辞,背后暴露的正是,以往我们在各种灾害预防工作曾一再反复强调告诫,必须极力避免的那种麻痹大意、掉以轻心的侥幸心理。

试想一下,如果当地政府没有基于“几乎每年都会有台风”、“没有那么严重”等侥幸心理下的“估计不足”,而是事前未雨绸缪地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提前做好做细各种防灾救灾预案,比如,提前及时发布灾情预警信息,提前备足各种救灾物资、设备、力量,余姚的灾情救援何至于会面临目前这种存在诸多“不足”的局面?——如食品供应不足,一些市民多日没吃饭,局部发生抢购物资现象;船舶等运力严重不足,物资配送车辆难以及时送到目的地。

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余姚灾民所面临的上述种种救援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当地政府此前“对灾情估计不足”的一种产物。而这也就意味着,面对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危害,当地政府实际上既不应该也不能“估计不足”,否则,任由这种不足蔓延,势必不仅会导致眼前的救灾不力,长远来看,甚至可能预示着某种更为深层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

当然,面对因“对灾情估计不足”而造成的种种被动不足的救灾局面,当地政府也并非没有事后补救的可能和必要,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知耻而后勇。因此,面对眼下救灾不力的舆论质疑,当地政府目前要做的当务之急,并不仅仅是承认自己此前的“估计不足”,而是,是否以及如何尽快拿出真正有效给力的措施,以便全面补救这一不足,彻底变不足为充足,并进而藉此去全面满足广大灾民对于政府救灾公共服务的殷切期待?

张贵峰(湖北 职员)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