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青岛植树风波凸显“开门决策”之必要

www.fjnet.cn?2012-04-20 08:39? 苏振华?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不久前,青岛市投资40亿元的“植树增绿”工程遭到了市民的质疑。青岛市城乡建设委城市园林局日前在政府网站对此发表公开回应,称“由于植树增绿工作季节性强、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忽视了前期的宣传和沟通工作,对市民和网友提出的问题回应不够及时,引起市民和网友的不满,对此深表歉意”,同时反思了市政工作中的若干不足。

这一工程的出发点,是青岛方面计划在2014年建成“国家森林城市”,而市民的批评意见集中在如下几点:花费巨大的造林工程,为何未公开征求意见或召开听证会?铲掉草坪改种树、在海边种树是否会破坏既有景观?海边种树算不算形象工程?

市民的反应或许青岛方面始料未及。一般来说,种树总是好事,在植树造林这一块,我国不少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欠账,种树通常是符合市民的意愿的,为何在青岛却遇到了阻力?

目前,引发市民质疑的直接原因是两点,一是“种多少”,二是“怎么种”。

政府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是好事,但到底花多少钱合适呢?政府心中有一本账,而市民心中也会有一本账。财政资金是有限的,需要政府花钱的地方很多,比如教育、社保、交通等领域,都需要政府投入资金来改善服务。有限的资金怎么花,就有必要盘算一下资金的有效配置问题。市民们现在很清楚,他们是纳税人,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与之息息相关,所以大家当然会注意市政支出的去向和数额。去年青岛地方财政收入为566亿元,“植树增绿”工程占到了青岛财政收入的7.2%,投入的资金是不是太多了?若以某类行为是“好事”而无节制地花钱,并不符合财政资金有效配置原则,市民的这一质疑是有道理的。

在“怎么种”的问题上,有市民提出,树的间距为一米至两米,是不是太密了?大面积地种树,还会对市民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那么在海边种上树后,会不会对海景造成影响?树种得离居民楼太近,会不会影响低楼层居民的采光?在这类问题上,市民显然是要发出自己声音的。

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应该广泛地听取民意,在条件允许的情形下,采取有效的措施让民众能够参与决策,这越来越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而在这一事件中,青岛的有关部门显然考虑不足。

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是,民众的意愿日益趋于多元化,同时政府要负担的公共服务也越来越多。民众多元化的需求与政府多元化的供给之间,往往会产生不合拍的情况。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实施多元化的社会治理机制。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