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万顷良田改植树官员的“粮”心犹在
www.fjnet.cn?2010-09-16 18:23? 朱永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09年4月开始,一项涉及三镇一街道18个行政村、包括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在内共计5万多亩的“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在江苏省镇江市镇江新区正式实施。镇江新区表示,坚持“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的原则,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力求让群众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和回报。9月14日(中国经济周刊)。

看到这样的新闻开头,我们不禁会由衷的赞叹,当地政府绘出这样的发展蓝图,如果能够实现确实是当地农民之福,但蓝图总归是蓝图,更不可思议的还是背后于蓝图截然不同的结果,报道中说:“然而,当地农民却表示,自己的土地大都被“非自愿”流转,承包费无法满足生活所需,收入水平下降,大量耕地被流转用于植树,背离了“万顷良田”工程的初衷及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耕地是没有减少,但被种的不是庄家而是树,农民收益不但减少了,赖以生存的口粮田也没了。

今年以来不断有媒体爆出一些地方滥占农民良田的新闻,为举办2012年全国农运会,河南南阳宛城区红泥湾镇政府将上千亩即将成熟的小麦推平,改种树苗。红泥湾镇的绿化任务有4000多亩,所占土地中绝大部分是耕地。河北省张家口市2009年被批准征地,2008年已开工建设;批复用地900多亩,实际征地3000多亩;名为后勤保障基地,实为房地产开发;征地补偿每亩7000元,土地出让每亩32万元——经过系列运作,被部分媒体誉为“亚洲最大人文生活区”的西豪丽景住宅区在数千亩农田上拔地而起,见诸媒体的这些占地,无一不是大手笔,无一不存在违规,无一不是在当地官员的眼皮底下,今天的报道里据镇江市国土部门知情人士私下透露,“万顷良田”建设工程规划上只有公共绿地,但没有绿化的内容,目前的种树其实是和村里租赁的。该人士表示,现在搞绿化来钱,“他们知道马上这个地方要开发了,要征用、要补偿,实际上他们(承包商)跟政府领导是有关系的”。这哪是为农民利益着想发展蓝图。分明是一些官员和承包商勾结起来欺上瞒下,上骗国家征地资金,下坑农民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

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向来也强调“无农不稳”,对三农问题连续几年出台1号文件,对土地问题不可谓不重视,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家的政策是雷鸣电闪。到了一些地方似乎就成了春雨绵绵,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把增加财政收入的眼光或多或少都瞄上的土地,这种既不费心也不费力来钱还快的做法,成了一些地方官员实现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为个人政绩贴金的法宝,因征地而导致的纠纷不断,有些地方甚至为此引发群体性事件,成为对危及地方和谐稳定的新的因素。报道中我们看到当地老百姓大多靠种田为生,这里人均占有的农田大概在3分~5分,土地流转后一部分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政府补贴的 700元/亩/年的费用根本不能让他们生存下去。“以一家三口人来算,一家人的田地是一亩多,那么一年的补偿不到1000元,平均到每一天,每天的补偿款约3元,这样的补偿够一家三口每天的口粮钱吗?”这样的农民能够“情绪稳定”吗?。

地方政府征用土地搞开发,都有一个既冠冕堂皇又正确诱人的口号就是“发展地方经济”,镇江的口号更具有煽动力:“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民利益不受损、国土规章不违背”的原则,果真如此,也是切实可行和无可非议的,然而好经遇到歪嘴和尚,农民稀里糊涂的“被自愿”,自己的土地被承包商栽上树,成了官商勾结骗取国家的“摇钱树”。

耕地年年都在减少,同样失地的农民年年都在增加,地方政府的所谓补偿,只不过“刺激”了GDP,粮食的高产是依靠科技和高昂的投入做依托,而这种高产是有限度的,绝不可能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更何况现代农业再发达恐怕也不能无地种粮,这几年,粮油蔬菜价格见涨,大蒜一年涨了十多倍,已经让人们惊诧,这里面自然有囤积炒作因素,但别忘了,既是囤积炒作就自然有它囤积炒作的价值,耕地的无端减少下去,相信有一天米面粮油也会有被人囤积炒作的那一天,这不是危言耸听,怨天忧人的同时,但似乎还没有人说过有耕地减少的原因,其实这是很最可怕的,

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为了体现自己的所谓政绩和利益,可以在光秃秃的山上刷绿漆,可以推到庄家建别墅,可以毁掉稻田栽上树,但是,官员也要吃粮食,然而,笔者可以说每一位侵占农民利益的官员无不流淌着腐败的血液,唯独缺失的是民以食为天的“粮”心。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