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养老金”入市宜谨慎前行

www.fjnet.cn?2012-03-22 16:43? 于文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备受热议的养老金入市问题尘埃落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昨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受托,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委托投资期限暂定两年。(3月21日《新京报》)

养老金是养命钱,是我们年老体衰时的保障依靠,确实输不起。无论成熟的股市还是不成熟的股市,风险极大,赚的人少,赔的人多,这几乎是铁律。国内的股市顽疾缠身,风险之大让人不寒而栗。小散们赔得伤痕累累。养老金入市赔了怎么办?谁来负责?谁来弥补亏损?

然而,在物价飞涨、负利率的情况下,把养老金放在银行,风险也不小,那就是不断缩水,“蒸发”,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大打折扣。去年CPI是5.6%,养老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不到2%,去年一年养老金的损失高达1000亿。2010年CPI为3.3%,养老金的收益率仍不到2%,当年养老金损失超过300亿。养老金在两年内损失超过1300亿。现在,我们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入不敷出”,若不保值增值,后果不言而喻。

显然,要让养老金保值增值,没有保赚不赔的财道,就得投资,而投资就有风险,收益与风险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成熟的股市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让养老金入市,也不失为一种无奈的现实选择,也许置之险地而后生。从欧美市场的经验来看,如果养老金投入股市20-30年,一般收益率能够超过7%。为了避免“鸡飞蛋打”的最坏后果,我们只能祈求相关部门赶快出台根治股市顽疾的举措,让股市成熟起来;让运营养老金的机构规范化,少交学费,让百姓们放心。如果入市的资本市场“短板”没有补齐,不妨放慢脚步,观察观察再说。因为让养老金入市不是为了救市、托市,而是让养老金保值增值,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话又说回来了,让养老金入市并不等于把养老金全投入股市炒股票。按照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表示,入市的养老金主要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企业债、金融债等有固定收益的产品,委托人可获得不低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息的收益。有固定收益的产品,风险小,只要能高于同期定存利率,我们还能奢望什么呢?

实现养老金的保值增值也是深化社会保障改革的一个难题,是回避不了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得义无反顾地迈入改革的“深水区”,在探索中前行,趟出一条新路来。但愿社保运营广东千亿养老金入市,能趟出让百姓满意的一条新路来。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