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养老金入市应启动配套监督制度

www.fjnet.cn?2012-03-22 08:26? 单士兵?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备受热议的养老金入市问题尘埃落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日前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

事已到此,再去过多纠缠于“养老金该不该入市”这个争议,意义已经不大。公众对养老金的安全诉求,也应该到转换思维的时候了,那就是,不论养老金存放在哪里,现在都该让老百姓感觉到,这钱是离自己最近的,这钱的使用运作,老百姓都能够清晰地监督到。

这才是看待养老金问题的根本视角。毕竟,养老金既不是银行的钱,也不是政府的钱,更不是哪个被委托的运营方的钱,它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钱,而且还是保命钱。

现在,广东千亿养老金如期入市了,接下来,就要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来笃信这些钱的管理和投资,都能处于安全状态。

顺着这个思路来看,此次广东养老金入市的相关操作,广东省把养老金交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投资运营,作为一项改革,要想让老百姓有良好的预期,就必须使这种运作方式及时传递出应有的公信力。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配套制度支持。现在政府代管老百姓养老金,已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守门员”了,而是扮演了一个“二传”角色,把这笔大钱转到全国社保基金了。这就意味着,公众监督的目光被拉得更长了,到了离老百姓更远的运营方那里。这个地带要不出现监督的空白与断裂,才是制度解决的问题关键。

尽管现在社保基金理事会称,会坚持更为审慎的方针,新增资金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但对很多老百姓来说,社保基金会是离自己很远的组织,其运作状况更是复杂得不容易看清楚。那么,就应该有专门的专业机构,作为一个中间枢纽,来充当老百姓、政府以及社保基金的联系纽带,及时传递养老金入市后的具体状态。否则的话,老百姓对自己的钱缺乏及时知情权,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危险信号。

没有人会希望养老金有问题,也没有怀疑政府让养老金入市的行政善意,甚至人们也愿意对全国社保基金这样的组织经营能力充满期待。不过,再大善意,也要提防遭到黑手的掠夺。在养老金的问题上,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能有及时通途,让老百姓在一觉睡醒时,知道自己的保命钱处于合理正当的运营状态中,来确信自己将来不会老无所依。

现在,伴随着养老金的入市,相关配套制度保障是必须要跟上来的。这种保障,一方面指向养老金入市本身的监督,来保证这件以钱生钱的好事能真的做好;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弥补中国养老本身制度缺陷,才能彻底解决人们对养老金问题的隐忧。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