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致癌牛奶”是媒体炒作还是客观存在?

www.fjnet.cn?2012-03-09 16:07? 于文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3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赞成媒体对“致癌牛奶”等的过度炒作。针对去年年底有纯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M1超标一事,高鸿宾称,此事的传播“弄得太严重了”。“你说吃了致癌,它得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啊?”对非法添加“瘦肉精”问题,他表示:“就那么个别人、个别场,出现那么点个别问题,炒得全社会沸沸扬扬,好像哪个都不能吃了。”(3月8日《中国青年报》)

按照上述说法,“致癌牛奶”是媒体炒作起来了,是这样的吗?“致癌牛奶”是严峻的现实,还是主观恶意的炮制,公众自有公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黄曲霉毒素1993年就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这是不争的事实。牛奶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对公众的生命健康不是小事情,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绝对不能容忍。仅这两点还不够吗?媒体报道的正是这些,是脑子里的幻影吗?再说了,媒体炒作有何必要?是唯恐天下不乱?食品安全事关百姓健康,百姓有知情权,媒体的报道是满足百姓知情权的重要渠道。事实上,在监管严重缺位的背景下,正是我们的媒体坚守着良知的底线,揭露了一起又一起食品安全事件,让老百姓了解了真相,推动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和食品企业的改进工作。这是媒体的主流与本质,是不可磨灭的事实。高鸿宾应当感谢才对,何以说“致癌牛奶”等是媒体“炒”起来的?这倒是对媒体主流的否定,很不负责!所谓媒体炒作“致癌牛奶”,才是不折不扣的伪命题。

至于高鸿宾反问“致癌牛奶”要“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这倒是高鸿宾应当回答的。公众不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高鸿宾作为主管农产品质量与饲料安全的农业部负责人,应当作出准确的回答,不回答是失职。难道还要公众用自己的生命健康给“致癌牛奶”做几年实验来回答吗?这像一个人民公仆说的话吗?!

在高鸿宾看来,“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具有个别性,是个伪命题,在实际生活中是根本不存在的,无疑于睁着眼睛说瞎话。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毒豆芽事件、地沟油事件……这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活生生摆着,老百姓的肚子俨然成了食品化工厂,这是小概率事件吗?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对食品安全问题强调“零容忍”,并不过分,何况我们的媒体是实事求是地予以报道。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应当感谢媒体的报道,认真反思,总结教训,及时推出改进工作、体恤民生的新举措。

有错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有错不承认还死扛着,甚至以各种理由狡辩推卸责任。如此,“致癌牛奶”等食品安全问题的悲剧将会不断上演。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