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公车改革还要“隔靴搔痒”到几时

www.fjnet.cn?2012-02-14 10:43? 舒  啸?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的“让公车每周少开一天”的尾号“非强制限行”倡议近日引起社会强烈关注和广泛质疑。虽然这个政策本意是通过倡导限行使公车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在“史上最严公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的背景下,“公车自愿限行一天”显然离民众对公车改革的“终极期待”相去甚远。(2月12日新华网)

质疑:“让公车每周少开一天”少得了吗?

提出“让公车每周少开一天”倡议的方案是由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等17个部门下发,要求全国政府机构公务用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开展公务自行车活动。发布这一方案的部门真是阵容强大,规格豪华!不过,具体负责牵头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的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一方案为倡导性质,并非强制性的要求。

据记者调查,公车尾号限行并非最近才被提出。2008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规定,除特殊情况外,要求公务车按牌号尾数每周少开一天。

人们还发现,与“公车自愿限行”相比,北京等地方缓解拥堵对私家车等社会车辆采取的是强制限行,一天最高的“限行成本”高达400元(早七点到晚八点最多可以被罚4次,每次100元)。

此方案一出,便广受质疑,其实际效果更是普遍不被看好。人们担心这一“非强制”政策不过是一纸空文。从前些年国家部委支持而地方却限制小排量汽车等政策落实情况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督和处罚手段,出发点再好的政策也往往会被架空或者扭曲而失去应有的效力。

由此可见,这一政策方案不仅缺乏可行性,同样缺乏公平性。这么多部门兴师动众地推出这样一项缺乏可行性的政策措施,又怎能避免被批评为一种隔靴搔痒的庸政和懒政行为。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