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北大校长作化学“神曲”有何不可?

www.fjnet.cn?2011-10-19 15:37? 方炜?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一首由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的《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出现在网络上,立刻引发网友争议,褒贬不一。有网友称,周校长的词作语言太过直白,没有美感,也有网友认为,周校长的词作“朴实,很爱,让人会心一笑”。

听此歌,闻北大校长对化学的赞美之意,让我感触颇深。然此歌却颇受争议,有称赞也有质疑声,堂堂北大校长,作此另类的“神曲”,是否有失身份?在我看来,歌曲创作和教育本就不冲突,北大校长作化学“神曲”也没有什么欠妥之处,既为科普又可娱乐,有何不可?

首先,这首歌的创作,本来就合情合理。周其凤作为化学专家,为“化学年音乐会”填词,称得上是“门当户对”,加上学生应邀,在盛情难切的情况下,勉为其难的“挥笔泼墨”,本身就是一种关爱学生,和学生积极交流的心态下的创意。

其次,歌词本身充斥的并非俗气而是赞美之意。歌词是网友争议的焦点,有网友评论“天雷滚滚”“斯文扫地”,无非是觉得歌词太通俗了,是俗气的体现。大白话的歌词被网友认为过于“雷人”,没有美感。然,北大校长不是音乐家,更不能用音乐专业的角度去度量歌词好坏。在我看来,歌词中蕴含的赞美和宣传化学之美更令人值得关注。歌词以最根本的问题为引导,先问一个化学是什么?答案是:化学是你 化学是我,后面再阐述化学与人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其中表现出的亲近之意,给我们讲述了化学对人发展过程的作用。

值得思量的是,北大中国最为最高学府,它的一举一动总是会牵动公众的神经。公众潜意识认为北大校长就应该严肃、优雅,体现出北大校长应有的风度,去专研学术,培养人才,发展教育,起“带头”作用。这是公众的一种期待和对教育公信力的认同的体现。诚然,在教育事业上该当如此,然而,在现如今开放化的教育时代,在紧张的学习氛围和快节奏的社会步伐中,我们更应该提倡适度释怀,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心灵的紧张刻板,给生活多点淳朴歌声,也许能获得更好的心灵教育。

“潮文化”与传统文化相比,更能引发关注,但往往也会受到传统思维的不满和批评,但它追求创意和新鲜是值得认同的。《忐忑》能成神曲,是因为它的另类,不拘一格。《化学有你 化学有我》以专业学科创作成歌曲,何尝不是一种创意,把刻板的学术问题转化成充满灵动的歌曲,这本身是一种对化学表现出来的崇敬和赞美,表达对人们生活中存在化学现象的禅唱。

对于北大校长周其凤的“神曲”,我们不妨以己度人,多些理解。如果把此歌当成生活小点心来品尝又有何不可呢?娱乐自身,娱乐大众,把教育和娱乐细分开来,我们会发现作为公众人物的北大校长创作歌曲多么令人值得欣慰的事,尽管歌词和身份有些不合群,但为了科普宣传还一回“俗”又有何妨?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