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还有多少公款消费的“越俎代庖”
www.fjnet.cn?2011-09-30 10:24? 黎安?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近日,在南通海安,城管局长因公务繁忙夫人代其外出考察被网络曝光。据称,本次考察属“半旅游半考察”性质,可网友认为“这次参观实为旅游”。

尽管海安县城管局相关人员解释,此次“外出参观学习”是由民间组织海安县物业协会组织,“所有社会跟团人员一切费用均由个人负担”。但局长夫人代替局长外出参观考察,是一个没法抹煞的事实。以至网友一面发出“海安城管真牛”的慨叹,一面不无讽刺地调侃道:“城管的同志们,你们可真得好好学习啊……夫人都替老公主动承担工作,海安城管何愁没有前途?”

愈演愈烈的公款消费,早就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没少遭受群众的诟病和非议。身为国家工作人员,躺在“公”字大树下,胡作非为的现象,总是屡禁不止。这不仅暴露出监管制度的缺位,整治行为的不力,同时也凸显出部分“人民公仆”的道德修为着实存在严重的缺陷。

不仅自己花销公款脸不红,心不慌,而且将公款公物当成自家的钱物,将“公费”延伸惠及到自己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君不见,一些官员将本该由自己支付的支出开销,堂而皇之地塞入单位账目;一些领导将单位配置的工作用车,作为老婆购物、儿子上学,甚至情人兜风的工具;一些“公仆”用公款携妻带子,拟或“小三”天南海北,四处逍遥……

对于形形色色公款消费的“越俎代庖”,我们不是缺少发现,而是见怪不怪,习以为常。当然,更多的是缺乏认真而有效的监管。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视为“小节”,疏于较真。殊不知,如此“小节”,既形成了对国家财产的侵蚀,又助长了令人发指的不正之风,还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公款消费领域里的“越俎代庖”,其实就像附着在毒瘤上的寄生瘤。一刻不除,必将“茁壮成长”。要保持社会和党的事业的“肌体”康健,唯有亮出锋利的“手术刀”:完善制度,严格监管,坚决整治。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