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特供菜”里吃不出民生焦虑
www.fjnet.cn?2011-09-19 07:10? 张遇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浙江一些权力部门在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一些部门通过基层政府或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农产品基地实现变相“补偿”,从而得到低价优质农产品的长期供应。(9月16日《新华网》)

在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当下,浙江部分机关自建绿色基地种特供菜的消息再次触痛了公众的敏感神经。一石激起千层浪,“特供菜”立即引发网友热议,质疑和不满溢于言表。

围观“特供菜”,传达出公众的无助感和被剥夺感。据介绍,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农业厅以及上海黄浦区环保局等外地政府机关,都是遂昌县瓜果蔬菜的定点用户。如此煞费苦心舍近求远建立特供渠道,无疑释放出这些政府部门官员对市场食品安全严重不信任的信号。如果连农业、环保等食品安全职能部门都缺乏信心,老百姓怎能奢望吃得放心?

更重要的是,一些部门利用手中特权“近水楼台先得月”,以申报项目或申请补助等方变相“补偿”方式,为小团体和个人谋取低价优质农产品,难逃“权力寻租”之嫌。而把面向广大消费群众的绿色农产品基地变为少数人的“特供农场”,也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据报道,遂昌县妙高镇仙岩村发展养殖了1000多头土猪,也只能满足一些高档酒店和机关部门的特需供应。虽然村里在县城最大的中心菜场设了一处专卖摊位,每天却只能供应一头猪,不仅售价高,市民想买还得赶早集,否则很难买到。

围观“特供菜”,我们不是在眼红,而是陷入深深的忧虑。当权力部门的官员们,吃着不含柠檬黄的馒头,嚼着没有瘦肉精的“猪肉”,他们如何去感知食品安全危机之下民众的忐忑不安;当食品安全的决策者们躲进小楼成一统,在乱世纷扰中“独善其身”,他们还有多少动力去“达济天下”,致力于减少农药残留,严打食品添加剂的违规……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