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特供菜”不过是权力盛宴的开胃点心
www.fjnet.cn?2011-09-18 20:08? 肖亚洲?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有学者分析历史数据后指出,中国多年来的资源配置原则,既不是公平优先,也不是效率优先,而是权力优先。权力优先,已然成惯性思维,利益的获得要以权力者为重,资源的占有要以权力者为先。只要权力优先存在,其他社会群体都要靠边站,甚至要消除其他群体获得正当利益的可能。对于现实中的“领导先飞”“领导先走”“领导先用”这类固定语式,我们大都耳熟能详,其实质都是权力优先。

如今,权力优先又衍生出一个新品种:权力先吃。自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问题屡打屡犯,层出不穷,以至于老百姓食之不安,日日惶惶然,惊呼“找不到能放心吃的东西”。在有关吃的问题上,公权力照样会自我授权、自我扩张,轻易地跨越理性自利的界限,让自己先放心起来。近日媒体报道说,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这并无创意,却不乏神秘,让公众眼珠子发红。

这是权力部门在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形势下寻求自保的一个新例证。此前有媒体报道过“海关大棚”“农业部吐鲁番特供基地”“铁道部食堂”等,菜米蛋奶油均从特供点采购。前些年牛奶三聚氰胺事件的时候,就有人披露一些国家部委机关搞特供食品,有关部委马上辟谣说“绝无此事”。前不久,有媒体以翔实的报道再指国家部委机关食品特供一事,其中仅“特供”猪就供了约有十年,言之凿凿,并用了一个相当妥帖的标题:最安全的食品。如今,浙江一些省直机关在浙西南深山区的“特供菜”搞得有声有色,证明食品特供早已非京城大机关的专利。如果来一次普查,想必已成燎原之势。

追求健康是每个人的权利,大家都想吃得安全一些,这本来无可厚非。倘若浙江的这些省直机关的干部有群体性“洁癖”,自掏腰包请人到深山老林收购绿色安全产品,自愿提高家庭恩格尔系数,那当然无须置喙。问题是,这些单位如果看好某一农产品基地,部门可以通过当地基层政府或企业,让其以一些名目申报项目或申请补助等方式实现变相“补偿”,而部门得到的是低价优质农产品的长期供应。报道点到了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水利厅、农业厅,都是实权部门,以项目补助换土菜、土米、土鸡、土猪、土牛、土油、土鱼,当然爽口得很,安全得很。

如此一来,三聚氰胺奶轮不到他们喝,膨大剂瓜果轮不到他们品,激素蔬菜轮不到他们吃,瘦肉精猪肉也轮不到他们尝的,领导也落个关心干部疾苦的好名声,皆大欢喜。从这些享受“特供”单位的性质来看,无外乎都是手中握有行政权力或垄断资源的强势单位,动用公权资源,率先解决自己的问题,用纳税人的钱给自己买好菜吃——这些“特供”食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超国民”待遇。权力者率先在食品安全方面步入世界前列,绿色食品贡权贵,有安全隐患的食品供老百姓,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