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绿色农产品成“特供”源于权力太特殊
www.fjnet.cn?2011-09-18 20:37? 徐云鹏?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浙江遂昌县素有“林海仙县”之誉,近年来靠发展原生态精品农业声名鹊起。最近有群众向新华焦点记者反映,浙江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记者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生产的“高山土猪”和绿色瓜果蔬菜,主要供应一些政府部门、单位。(据2011年9月17日《新京报》)

尽管国家食品安全部门负责人一再强调“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总体上是有保障的”,但现实情形却是,“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地沟油”又接踵而来……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出现,致使百姓现在都“谈食色变”,惊呼我们还能吃什么?

于是,市场上绿色食品最受消费者青睐,成为热宠,销售日益走俏。尽管价钱高一些,但吃起来放心、安全。

然而,当某一资源设置了稀缺性之后,行政垄断就会应运而生,乘机而入,这也是官僚体制下一个惯常的逻辑。而且,公权力的介入,还给行政垄断披上了合理的外衣,觊觎资源变得更加贪婪无比,既得利益得到充分满足。

按理说,绿色农产品产地的居民应该“近水楼台先得月”,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是行政垄断却无情地掠夺了他们的优先权,让“肥水”流到了“外人田”。比如仙岩村不喂合成饲料、不用激素和添加剂,严守“土”法饲养的“高山土猪”,县城最大的中心菜场每天仅能供应一头,不仅售价高,市民想买还得赶早集,否则很难买到。看来,当民居民只是偶尔尝个鲜。

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是一项惠及全体百姓饮食安全的“民生工程”。对于遂昌这个欠发达县来说,也是一项“富民工程”。然而,一些部门纷纷派人到遂昌一些山清水秀少污染的地方考察,与当地农产品基地对接,设立“特供基地”,要求直接为机关提供高标准的安全农产品。权力部门“小团体利益”的介入,使遂昌变成了政府部门的“副食基地”,“富民工程”也变了味。至于这中间到底有没有利用政府权力和资源问题,我们无从知晓,但很值得认真追查。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