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出租车拒载,监管不能“偷懒”
www.fjnet.cn?2011-08-30 16:00? 雷志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北京市交通委要求各出租汽车企业加强服务管理,引导驾驶员在节假日、恶劣天气,保持95%以上的出车率。北京近期降雨较多,市民抱怨雨天难打车,拒载成为家常便饭。(8月28日北京晨报)

大雨滂沱的下雨天,兀立在风雨中打不到车确实是件很郁闷的事情。越是风霜雪雨或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情况越是严重。有此遭遇的肯定不仅仅只是北京市民,感同身受者比比皆是。针对市民“雨天打车难”的共同感受,北京市交通委作出了反应,要求相关企业加强服务管理。

平心而论,北京市交通委能够迅即做出反应非常难能可贵,至少证明了如下两点。首先,市民的心声诉求能够较为顺畅地通达到上级部门,信息反馈机制健全有力。其次,交通委工作人员没有回避问题,而是努力去化解症结。联系某些地方公务部门惯当“甩手掌柜”的习气,这一举措可谓顺乎民意,表露出了为民解难的良善初衷。感怀之外,公众也不应盲目乐观,需要对交通委的要求作一番深层考量。因为现实经验已经无数次地告诉我们,公共治理从来都不缺行政命令或是方针政策,少的常常只是内核性之物,包括可行性、执行力、实际效能等等。

北京市交通委要求企业加强管理,引导驾驶员保持95%以上的出车率,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处罚措施。处罚措施层层递进相当严厉,既有为个人“量身定做”的,也有针对整个企业的。但是,光靠处罚威慑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吗,恐怕未必。这与前不久卫生部的一项通知有异曲同工之“短”。卫生部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要求病人在服务窗口的等待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愿景虽好,不过很多人反映等待时间依然冗长,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因为固有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流程等并没有得到真正优化,卫生部的要求注定只能是白调公众胃口一场。同样,治理打车难也不能光把板子打在企业和驾驶员身上,问题是错综复杂的。下雨天或节假日,乘客众多,企业和驾驶员肯定也知晓此理。弃丰厚的利润于不顾,肯定也有自身的苦衷。下雨天经常“看海”,节假日堵车成常态,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因素。唯有尽快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打车难才能从根本上得以纾解。

从表面上来看,北京市交通委治理打车难应对及时、整顿有力,实则不然。看似严密的监管背后,依然难掩决策人员的“偷懒”心态,简单地以为罚一罚管一管便是监管。现代社会,真正富有智慧的决策者绝非那些要求命令冗繁之人,他们必须懂得透过表象抓住本质,里外问题一起解决。反观北京市交通委的举措,显然还有很大的进取空间。

责任编辑:林雯晶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