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要让冠军流血又流泪
www.fjnet.cn?2011-07-18 18:22? 陈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2001年北京大运会上,张尚武赢得男子吊环金牌,之后因伤病退役,由于盗窃被判入狱,今年4月刑满释放后在北京一地铁口以卖艺乞讨为生。《新京报》

昔日被众多光环笼罩的吊环冠军,今天却沦落到北京街头卖艺乞讨,强烈的身份转换,让人感叹世事的无常,有官方权威人士跳出来解读是因为其家庭的原因导致其性格和心理的缺陷,将出现问题的根本推向了张尚武本人。

6岁进入业余体体校,12岁入选国家体操队,可以说,小时候的张尚武是在艰苦的训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专家说其家庭原因促使了其性格和心理的缺陷,细算时间,他的在校时间远远大于家庭时间。体校方面只是一味的追求运动员的成绩,对运动员本身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都不甚重视。将张尚武的经历推到家庭的因素上,相关部门不免有些推卸责任。

运动员吃的是青春饭,他们为了训练错过了人生学习的黄金时段,体育又是一个就业面相对狭窄的职业,退役之后的运动员除了体育一无所长,没有什么保障,并且在长期的超负荷的锻炼落下了一身的病痛。张尚武的艰难的生活经历并不是一个个案,摆地摊的前亚洲锦标赛冠军唐颍之前就引起过人们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视而不见“举国体制”发展体育的弊端,遇上事情就是推脱责任,成为“常有理”,这些曾经的体育功臣们,就这样为国家流尽血汗之后,又因为体育相关部门的冷漠而流泪。

体育冠军,并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面子问题,也并不仅仅代表的是一个个人荣誉,它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体育项目发展的平均水平,一个国家仅仅是举全国之力,打造出几张拿得出手的“国际名片”,而不是切实的重视提高全体国民的体育水平和身体素质,这样已经和我们发展体育的初衷南辕北辙。

在这里笔者不得不提李娜,这个文弱的小姑娘没有在举国体制的培养下,成为了温网的冠军,面对鲜花和掌声,体育相关部门大张旗鼓的宣扬,湖南政府颁发了巨额奖金,让不明真相的人都以为国家为自己培育了一个温网冠军而骄傲,在媒体的强大攻势下,镜头前面的李娜终于说出了“谢谢”,这一句言不由衷的谢谢,让人感觉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是不是国家培养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她代表的我们中国,代表的是中国一种不息的精神。

体育是一个强健体魄,振奋精神的美好事物,我们不能为了荣誉而体育,应当将其当做一个单纯的职业或爱好,而非投入我们全部的青春和健康。在离开体育这个大舞台,运动员们依然可以开创另一条属于他们的生活新道路,只要这样,才能让我们冠军们不再为退役后的生活而流泪。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