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教育讲堂 > 正文
清退奥运冠军研究生,不如清退特招制度
www.fjnet.cn?2010-09-08 09:59? 评论?来源:国际在线    我来说两句

在华中科技大学拟清退的307名“超学时”研究生名单中,出现奥运冠军高崚、杨威的名字。记者昨日连线高崚、杨威,他们表示对此事尚不知情。(9月7日《长江日报》)

从来只见高校向奥运冠军献媚,又是破格又是争抢,而高校无清退奥运冠军研究生,哪怕是奥运冠军本科生。因此,华中科大拟清退高崚、杨威的消息一经传出,霎时成为新闻,引来观者如堵。在笔者看来,这其实是一场美丽的一厢情愿。

华中科大剑指所向,其实并非针对奥运冠军研究生,而是洋洋众多的307名“超学时”研究生,不幸的是,高崚、杨威恰好名列其中罢了。根据《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细则》明确规定,硕士生学习年限为2—3年,最长不超过4年。资料显示,高崚、杨威均为该校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生,曾先后4次出现在“未注册研究生名单”中。按规定,早该清退了,但华中科大此举也并非清退,而是通过公示的方式下“通牒”,换言之,是一种温情的提醒,因为校方已经表示,“(此举是)学院督促其及时注册”,而该校研究生院有关人士也表示,此次只是从数据库里把“超学时”部分的学生筛选出来,希望他们看到名单后尽快与院系和导师联系。

基于此,媒体所解读的清退,是伪清退,而不少网友大呼快感,认为高校开始对奥运冠军开始“动手”了。不得不说,这都是美丽的误读。

颇具讽刺意义的是,最新消息显示,9月7日上午,北京体育大学迎来新生报到。在研究院新生报到点,不少人正在议论奥运冠军杨威要来北京体育大学报到读研。杨威此前就读该校1999级本科。而杨威本人日前也对媒体透露,今年将去北京体育大学读研究生。看看,即便华中科大真的清退了杨威,杨威还愁没大学读吗?争抢杨威的大学多了是也。不知道北京体大是怎么录取杨威的?符合不符合程序?有无享受到了特权?

但不能不说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向奥运冠军等运动员大开绿灯,已是“潜规则”,不!是堂而皇之的明规则。国家体育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里明确称,鼓励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学习并通过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就业。获得全国体育比赛前三名、亚洲体育比赛前六名、世界体育比赛前八名和获得球类集体项目运动健将、田径项目运动健将、武术项目武英级和其他项目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可以免试进入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学习,各级各类高等院校还可以通过单独组织入学考试、开办预科班等形式招收运动员入学。至于奥运冠军,进名校,更是举手之劳,一些名校为了争夺奥运冠军,甚至不惜许以优厚条件。一方面国家对奥运冠军提供制度性进高校的保障,另一方面各大高校又争抢奥运冠军,照单全收,这显然不太合理,以至于有人感叹“明星读大学,真的很容易”!

奥运冠军免试进高校一直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这会破坏教育公平,是对其他靠真本事考名校的考生不公,也有人认为,奥运冠军对国家有特殊贡献,国家做出特殊安排,无可厚非。其实,奥运冠军是举国体制的产物,夺冠了,国家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荣誉和奖金,何必再染指大学名额?种种说辞,各执一端。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可以让奥运冠军宽松进去,但不能随便让其毕业,换言之,应该宽进严出。此说不无道理,如果宽进宽出,奥运冠军就成了不折不扣的特权阶层,教育颜面的尊严何存?

此前,乒乓球运动员刘国正被交大退学,一时引发热议,有业内人士感叹,“如果有一天,中国运动员也能凭能力读完大学,中国的大学也能够不再把文凭当成‘礼物’赠送,那么中国体育界和教育界与国际接轨将不再遥远……”是的,笔者希望大学能够建立一视同仁的退出机制,别让运动员享有特权,笔者更期待大学对待运动员应该把好关,不能把文凭当礼物。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