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时政观察 > 正文
充分保障高铁运营可靠性
www.fjnet.cn?2011-07-13 09:02? 肖擎?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昨日上午,有网友爆料称,乘坐D182次京沪高铁前往郑州途中,在宿州东站附近临时停车并且断电,列车在轨道上非正常停靠两次。就在几天前,山东雷暴雨导致京沪高铁供电线路故障,致使北京往上海12趟列车晚点,引起广泛关注。

京沪高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作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京沪高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个中国经济发展十分活跃的地区,这也是中国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一条重要交通线路正式开通仅十余日,接连出现故障,必然要引起关注,有质疑、猜测,也很正常。

然而对由此带来的京沪高铁质量、水平、安全性等问题,应客观看待,对中国高铁技术、中国高铁运输网络的重要性,还应充分正视。

京沪高铁的一些问题被聚焦,与高铁本身具有极高的关注度有关,其他交通工具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它们未必受到时时刻刻的关注。京沪高铁运行时间不长,虽有故障,但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从其他高铁线路来看,2009年底开通的武广高铁,有过电网起火花、列车晚点等问题,但一年多时间,安全运行距离已超过几千万公里,2010年2月开通运营的郑西高速铁路,2010年7月开通的沪宁城际高速铁路,也是如此。可以说,无论是京沪高铁,还是高铁运输技术,基本稳定。

雷暴导致高铁供电线路故障,车厢停电带给乘客不便,这些都不是重大安全意外,却暴露出京沪高铁运营可靠性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京沪高铁第一次故障,铁路部门将事故归结为天气原因,但人们有疑问,高铁运营应充分考虑自然因素,雷电对高铁的影响是没有被充分考虑,还是极端天气发生时应急能力有所不足?此次故障的原因有人说是电缆被烧,这是目前运营阶段会出现的正常“磨合”问题,还是设计施工有不周,应有解释和说明。

高铁在中国作为一种新事物,不会一开始就完完美美。一方面,问题必须重视,另一方面,这些问题不应影响到对高铁的总体判断与认识。应该看到,高铁是中国首个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向发达国家输出战略性高新技术的领域,也是中国少有的拥有许多技术创新的基础领域,对国家而言,高铁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高铁运输网络的发展影响重大。

公路、航空、水运、铁路构成了现代交通运输格局。对中国来说,高速公路骨干网已基本形成,但高速公路网与汽车社会有着紧密联系,长远看,其经济性相对来说会成为一个问题;航空、水运也都面临各自特殊的问题,覆盖逾13亿人口的国家将来通过什么方式完善交通运输体系?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仍将发挥重要作用,但铁路尤其是高铁在很多方面将越来越不可替代,“高铁”之所以能被称为一个时代,意蕴于此。

人们对高铁有很多期待,所以更希望高铁审慎建设,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发生一些问题。总体而言,中国高铁仍然需要加快发展,使技术更趋成熟、路网更加完善,在中国交通运输体系、区域发展、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