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理性看待“新手上路”的京沪高铁
www.fjnet.cn?2011-07-13 08:42? 东方匀?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这两天,京沪高铁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先有10日山东境内的一场雷暴雨,造成刚刚开通11天的京沪高铁北京、天津、青岛至上海虹桥方向的12趟列车严重晚点。再有12日京沪高铁宿州附近又发接触网故障,造成数趟列车晚点。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全国网民极大关注。读罢这两起事件的报道,笔者不禁想问:京沪高铁刚刚开通怎么会频出故障?中国的高铁究竟可靠不可靠?

对于这样的问题,想必也是全体网民所关注的。京沪高铁自6月30日开通,至今不过短短13天,犹如“新手上路”。对于这个刚刚上路的“新手”出现的“毛病”,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看待?笔者以为,“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京沪高铁开通初期出现的故障,我们还是应该理性对待。毕竟它是一个“新生儿”,我们应该给它多一些耐心和关爱。如果仅仅因为发生这样两起故障,就全盘否认京沪高铁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进而否认中国高铁建设的成就,这样的态度是不足取的。

从世界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看,高速铁路以其安全、快速、大容量、节能环保而备受各国的重视,近几年来取得飞速发展,中国也不例外,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高速铁路里程已经跃居世界第一。高铁的安全性在各种交通运输发式中是有目共睹的,但是这并不代表高铁就不会出安全问题,不会出故障。就拿被各国公认为高铁“开山鼻祖”的日本新干线来说,且不说它在1964年开通初期经过的10年磨合期中出现的问题,仅在近两年,各种故障也是经常发生的。

笔者在网上略略搜索了一下,日本新干线的各类故障扑面而来。如:今年1月17日8时23分,东京新干线列车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东北、上越、秋田、山形和长野5条线路的新干线列车全部停止运行,15对新干线列车停运,造成了新干线运行时刻表严重混乱,控制系统1个多小时后方恢复正常;今年1月15日早高峰时段,日本东北新干线小山站接连发生输电线和信号灯两起故障,造成东北新干线东京至新青森间全线停运,以及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部分路段停运,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修方恢复运行;去年12月7日清晨,在横穿东京都的总武线列车上,两名男性乘客发生口角在车内大打出手,旁边的乘客按下车内紧急制动按钮,导致全线列车停驶,使得沿线7万多名乘客被阻各个车站挨冻近一个小时;去年12月4日,东北新干线全线开通当日出师不利,先是发生列车连接不上的故障,再因飓风影响,造成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跟着停驶了1个多小时,1.7万名乘客无法按时乘车出行;去年7月22日凌晨,日本新干线新大阪至姬路段发生铁路维护车辆追尾事故,造成该路段双向车辆停运,导致列车时刻表被严重打乱,东海道与山阳新干线共有97列列车停运,其中9列最多晚点约8个小时,约6.8万人的出行受到影响;同样是去年3月23日晚7时许,东京都丰岛区的山手线目白车站附近发生了架线故障,造成山手线的内绕线及外绕线、湘南新宿线的全线一时停止运行,共60辆列车停驶,最多造成了3个半小时的晚点,共计约对26万人的出行产生了影响……

笔者无意在此说日本高铁的坏话,只是想借此说明,就算被认为正点率高、安全性好的日本新干线,故障造成列车晚点甚至停运也是会经常发生的。只不过日本的高铁晚点信息发布非常及时,媒体和乘客习以为常,媒体只作事实报道,不质疑、不炒作罢了。一些日本媒体甚至“担心中国会向美国推销高铁技术,趁机‘渔翁得利’”。而我们的某些媒体,一旦高铁发生了这样那样的故障或者事故,立即就会提出质疑,立即就会大肆炒作以吸引眼球。这是一种不自信、怀疑一切的心态在作祟,这样的炒作影响的是政府形象,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试想,我们在大肆炒作和渲染中国高铁故障频发的时候,谁会在一边捂着嘴偷着乐呢?

所以,笔者以为,我们应该理性对待京沪高铁开通初期出现的各种故障,不要将高铁“一棍子打死”。毕竟,一条新线刚刚开通需要有一个磨合期,百分之百杜绝各种故障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铁路部门逃避责任的理由和借口,铁路部门完全有责任有义务拿出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尽量缩短新线开通的磨合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诚如是,民众为故障付出的代价才有意义。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