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想摘“性都”的帽子,需要比官员敏感的专家
www.fjnet.cn?2011-06-24 15:40? 于静?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6月22日,东莞城市形象智囊团成员聘任仪式暨座谈会召开,邀请多家媒体单位参加。然而,市领导讲话一结束,记者就被要求离场,理由是以下是专家座谈环节,专家认为“记者在场,可能不好发言”。事后,智囊团成员之一、清华大学教授范红回应称:“(请记者离场)是我个人的意思,因为担心专家谈到负面的声音时,被媒体选择性地去报道,担心给东莞城市形象抹黑,希望你们能谅解。”(6月23日《广州日报》)

记者“被离场”的消息一出,质疑之声顿起:领导讲话不避记者,专家座谈害怕记者,专家比官员还敏感,怕是很难做好工作,不是什么好专家。

要我说啊,这恰恰说明人家东莞请的专家是“真专家”,而非张悟本那样只会卖绿豆的伪专家。何出此言呢,不妨先来看一下东莞为何要请专家。不知从何时起,“性都”、“血汗工厂”、“东方斯巴达”,这些明显有损城市形象的称呼,成了东莞的代名词。这还了得,人家东莞很受伤啊——哪个城市没有几家暧昧的足疗店、洗脚屋,为何单单称东莞“性都”,哪个城市的治安能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之程度,称东莞“东方斯巴达”太没道理,而“血汗工厂”一说更是无稽之谈,不就是活累点,工资少点吗。为彻底给东莞正名,该市专门从北京、上海等知名高校请来5名专家学者,组建起了全国首个城市形象智囊团。

再来看专家的工作性质。城市形象智囊团,顾名思义,这是为改善城市形象而设的机构,智囊团专家的工作就是为城市形象不佳来号诊把脉。既然要看病,先要找出病根,然后对症下药,该补的补,该泻的泻,改下针下针,该开刀开刀,最终达到起死回生,彻底改善城市形象的疗效。

在这个找病根,开方子的过程中,就不得不涉及到一些敏感话题,而这恰恰是城市的短板,一旦外泄,不但不能改善城市形象,反而大大有损其形象。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看到“悬丝诊脉”的镜头:太医给皇帝的女人看病时,一道帘子隔开,一根丝线一头拴在病人手腕上,一头由太医掌握。悬丝是为了防止男女授受不亲,挂帘可以避免病人憔悴模样被外人看到,从而维护皇室尊严。明白了这一点,回头再看专家座谈,记者“被离场”的新闻,就不会那么义愤填膺了。

细节看服务,点滴见本领,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东莞请的这些改善城市形象的专家确实是“真专家”,而非混饭吃的南郭先生之流。要想转变城市形象,摘掉“性都”、“血汗工厂”等脏帽子,智囊团的专家就必须比官员更敏感、谨慎。

外界应该体谅他们这种敏感和谨慎。古语云“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既然受聘担任改善城市形象的智囊,就理应处处站在维护这个城市形象的立场上。媒体也好,网民也好,大可不必上纲上线,痛加斥责,说白了,人家专家的做法无非是忠于本职工作而已。

至于东莞的城市形象,能否靠几个专家组成的智囊团得以改善,则另当别论。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