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高铁不是一条真正的鲇鱼
www.fjnet.cn?2011-06-14 10:33? 翟春阳?来源:青年时报    我来说两句

如果非要说民航与铁老大之间有竞争,也顶多是“单方的竞争”。铁道边上的孩子可能都做过这样的事:追着火车跑,貌似火车与孩子在“竞争”,其实只是孩子单方在“竞争”而已。

京沪高铁将于月底开通,其票价方案于昨日公布:运营初期,计划每天安排开行动车组90对,实行时速300和250公里两种速度等级混跑的开行模式;300公里动车全程票价二等座555元、一等座935元、商务座1750元;250公里动车全程票价二等座410元、一等座650元。

从舆情的反应来看,这一价格方案基本符合社会期待,铁道部也兑现了之前给出的“降速降价”的承诺。但“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一价格方案存在一个重大程序瑕疵——缺少“价格听证”这一环节。《政府制订价格听证办法》明确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和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实行定价听证。”有没有价格听证这一环节,不仅关系到有关部门对法律是否尊重、对民意是否尊重,更关系到政府部门的权力能否受到有效制约——如果仅仅因为这一价格方案符合社会期待就对其程序瑕疵网开一面,那么一旦其推出与社会期待背道而驰的价格方案呢?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许多人都把此一事件,与“民航”联系到一块,认为京沪高铁的低票价,是旨在与民航展开“市场竞争”;认为铁老大已经开始尊重市场,采取低票价,正是源于市场竞争的压力;甚至认为“高铁”是中国交通运输市场的一条鲇鱼,将促使整个交通运输业的服务质量快速向上提升。

但果真如此吗?这样的解读过于乐观,甚至有一厢情愿之嫌。铁路相对于汽车、民航的价格优势,一直存在,十几年前就存在,此次京沪高铁价格方案不过是这一优势的继续。当然,高铁必将对民航构成冲击,这一点无可置疑,但需要清楚的是,这与“市场竞争”没关系。以体育比赛为例,体育比赛是运动员与运动员之间的比赛,而不可能是运动员与裁判员之间的比赛;说铁道部,这样一个国家部委,与南航、东航这些航空公司展开“市场竞争”,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如果非要说民航与铁老大之间有竞争,也是单方的竞争。也就是说,民航单方面与高铁竞争,高铁并不与民航竞争;铁道边上的孩子可能都做过这样的事:追着火车跑,貌似火车与孩子在“竞争”,其实只是孩子单方在竞争而已。

导致这种单方竞争格局的,有两大原因,一是铁路运输的政企不分;二是铁路运输市场是一种高度垄断,如对路权的垄断、对线路的垄断、对规划的垄断。政企不分以及对交通资源的高度垄断,铁老大根本难以产生“竞争”的动力。而在铁老大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尤其是在高铁飞速发展、到处开花的态势下,各家民航公司没法不卯足劲来飞奔。就此而言,我们确实可以期待,在高铁的冲击下,民航的服务会越来越优质、正点率会越来越高、包括价格也会越来越低。但这样的期待,只能寄托给民航,而难以寄托给铁老大。

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怎么说来着?他说:“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运输工具,京沪高铁的出现,将提供给旅客一个新的选择。这也促使其他交通运输企业,更加以旅客为中心,加强管理,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运输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听到没有,“促使其他运输业提高服务水平”,可不包括铁老大自己。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