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经济论衡 > 正文
抢盐风波中的权力、知识与资本
www.fjnet.cn?2011-03-21 08:51? 李磊?来源:东方早报    我来说两句

一场席卷中国诸多城市的“抢盐风波”迅速平息。

当笔者听到大家都在抢购食盐时,赶紧打电话叮嘱身在乡村的母亲别跟着起哄。母亲却称家里暂时没有缺盐传闻。即使一个电话就能联系几百公里外的乡村,但从传播过程看,城市平民阶层接收信息的速度明显比乡村居民快,这主要归功于,城市居民的交流密度远大于农村,超市里抢购风潮更是人为制造出紧张气氛。

而政府部门在此次事件中表现优秀。各级政府利用一切媒体渠道对市民宣传,权威人士纷纷辟谣,相关部门以调取库存平抑市场、重罚投机不法分子等举措,迅速安抚了居民恐慌情绪。

我们从整个“抢盐风波”中,大体可划分出四类人群:沟通能力有限、消息相对闭塞的乡村同胞;有机会接受大量信息但短时间内无从判断,紧跟大潮的城市平民阶层;掌握并相信常识的理性公民;握有盐业供给垄断权的政府与代表知识权威的科学家。

德国社会学家贝克认为,从社会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的发展看,在工业社会阶段,人们持有进步乐观主义,相信人类理性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而在后工业社会中,风险不仅无处不在,而且是不确定的。以前,我们或许认为知识越多就越能把握未来,而在当下的社会,风险本身是隐蔽、突发的,并且理性的局限使瞬间爆发的风险之后果具有不可知性。

同时,人数众多、价值多元的中国,社会结构具有不同层次。从此次事件中不同群体的表现可看出,在心理情绪上,既有少部分较蒙昧的前工业因素,又有相信理性万能的工业主义情怀。随着社会现代化转型与全球化进程加速,更多居民的心态已滑入后工业社会,即风险社会阶段。

现在,网上流传很多取笑囤积食盐的段子。然而,看到那些平日节衣缩食、为便宜鸡蛋而甘心排队的工薪阶层,花费大笔冤枉钱规避风险时,我们究竟是该嘲笑还是悲伤?更让笔者忧虑的是,如果核泄漏就发生在我们周围,我们是否依然能淡定地听从政府安排,有序撤出辐射区域?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