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大学生保姆” 争议比结果有意义
www.fjnet.cn?2011-03-18 15:34? 魏英杰?来源:新闻晨报    我来说两句

10名大学生从四川飞赴北京参加“中国第二场特殊人才拍卖会暨中国首场大学生保姆(私人助理)服务权拍卖会”,大学生们提出的年薪起拍价4万元-6万元不等。据最新消息,其中6位“竞拍”成功。

这件事情从消息传出以来一直吸引着公众眼球,也引起各种各样的争议。有人纠结于这些大学生到底该叫“大学生保姆”还是“私人助理”,有人讨论年薪底价4万-6万元算不算多,还有人说这会不会仅是一场秀,更有人争议这是不是一种人才贬值。这场拍卖会引起这么大关注,这么多争论,本身已经很说明问题,至于结果如何反倒可以另当别论了。

大学生保姆并非新鲜事物,早几年前这个概念就被媒体热炒,一直也有大学生在从事类似职业。但到了今天,人们对这一事物仍然感到很新鲜,以及有那么多不同看法,恰恰说明大学生保姆这一行业角色并未在社会和市场中扎下根来,成为一个司空见惯的工作类别。也就是说,对于这一行业,整个社会观念至今尚未有明显转变,仍然视之为“特殊行业”。所以,这场拍卖会成功把这些大学生保姆“推销”出去也好,“流拍”也罢,都不足以说明社会对这一行业的接受程度。

这家公司为什么如此高调打出大学生保姆的旗号,同时又百般解释这些大学生其实应该称作“私人助理”?很明显,这是因为大学生保姆这个概念更能够吸引眼球,从而起到炒作的作用。善意地理解这家公司之所以要炒作此事,其中一个原因恐怕就在于考虑到社会的接受程度问题。如果公众对此原已习以为常,根本犯不着如此大动干戈,刻意吸引媒体关注,更用不着特地从四川飞到北京寻找雇主。包括这些大学生,从媒体报道来看,她们其实也在不断地说服自己,为自己从事这份职业寻求心理平衡。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