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不妨给“红色频道”来点掌声
www.fjnet.cn?2011-03-03 18:24? 张玉胜?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重庆卫视继今年1月3日改版后,又出台一个新举措。从3月1日开始,重庆电视台卫视频道不再播出商业广告,重庆广电负责人称,将坚持“我爱中国红”的频道定位,发挥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责任。(3月2日《重庆晚报》)

阳春三月,乍暖还寒。重庆卫视以没有商业广告的“新装”亮相,犹如一股暖意融融的春风,沁人心脾。在广告收入成为媒体盈利主要渠道的背景下,重庆卫视全面禁播商业广告,敢做“吃螃蟹第一人”,这一创新之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公众热议重庆卫视的此次改版,不外有两个原因:一是体现了人们摆脱世俗、走向崇高的心理企盼。在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时下社会,重庆卫视坚持“我爱中国红”的频道定位,秉持“国家高度,重庆特色,大众需求,艺术魅力”的理念,彰显其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主流媒体,敢于摒弃“铜臭”、勇于独树一帜的责任担当;二是迎合了公众诟病媒体商业广告过多过滥的治理诉求。多年来,铺天盖地、见缝插针、毫无节制的广告宣传,让人们对电视反胃,虚假低俗的恶广告更是害人不浅。电视剧中“广告之后马上回来”的植入,大多成了人们久坐之后室外活动的“休息”时间和解决内急的“方便”时间,用脚投票表示不满。重庆卫视停播商业广告,让人们耳目一新、心情向好。

应该说,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观众提供更好的公益电视服务和良好的收视体验,是舆论工具和媒体人的神圣职责。重庆电视台推出“红色频道”,凸出了电视的普惠性和公益性。而近年来广播电视中缺乏规范有序和掺杂使假的广告宣传,背离了媒体的宗旨定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社会舆论对此口诛笔伐不断,国家广电总局更是规定频频,禁烟草、禁色性、禁虚假、禁“名人”……虚假广告危害消费者利益的悲剧,更是年年成为“3.15”的登台“主角”。但由于广告宣传丰厚利益的诱惑,没有哪家电视媒体愿意自绝“财路”,时松时紧、屡禁不止成为广告泛滥的治理怪圈。解读重庆卫视立足打造“主流媒体、公益频道”品牌定位,不但为电视公众提供了视觉“幸福”,也为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各类宣传媒介痛下决心治理广告乱象树立了榜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