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离开了“春天里” 还有没有“旭日阳刚”
www.fjnet.cn?2011-02-12 08:48? ?来源:北京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

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由于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网络,并作为央视春晚舞台的草根力量,摇身变成受追捧的草根歌手。其经纪人黎冬透露,近日收到《春天里》原唱者汪峰方面的电话,被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对于这样的结果,黎冬表示“尊重他们的意见”,但同时也希望事件能有所转机。

翻唱《春天里》走红并登上春晚舞台的“旭日阳刚”,可能会因为著作权纠纷无法再唱《春天里》,这或许令不少人感到纠结。但这种争议,某种意义上却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毕竟维护著作权是现代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这个道理毋庸置疑。在期望相关著作权纠纷能合理合法地解决的同时,人们或许更多地会担心:离开了《春天里》,“旭日阳刚”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

从理性角度分析,不能再唱《春天里》,会对“旭日阳刚”今后的发展形成不小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又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如今,“旭日阳刚”已具备了相当高的知名度和成千上万的“粉丝”,商演身价已达3万元至5万元,与此同时,能够演绎他们生活和感受、引起人们心灵共鸣的歌曲,绝不只有《春天里》,关注他们的人还有很多——据报道,著作权争议之后,已有不少音乐人主动要求为“旭日阳刚”写歌,更有热心“粉丝”给他们发来自己创作的歌曲……这足以说明,只要社会上不乏真正支持他们、力挺他们的热心群体,“旭日阳刚”便不会因离开了《春天里》而一蹶不振。

公众的喜爱以及农民工特殊身份引起的社会涟漪,都会对“旭日阳刚”产生一种正向激励。我们的时代已日趋多元化,但来自于弱势群体和草根的声音还相对稀缺。这样的社会背景,是产生大量“草根明星”以及让“草根明星”们昌盛不衰的动力之源。在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之下,在一个公众愈来愈认同正义、公平、尊重和关爱,懂得尊重城市弱势者的大背景之下,“旭日阳刚”不可能因为不唱《春天里》就“销声匿迹”。恰恰相反,对原唱权益的维权和维护,还可能催生出更多的“草根原创”,也一定会产生更多的农民工自主创作的“春天里”以及更多的“旭日阳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毕晓哲(河北 职员)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