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星闻码头 > 正文
旭日阳刚救不了春晚
www.fjnet.cn?2011-02-01 10:21? 石述思?来源:国际财经时报    我来说两句

春节不是病。那是传统,能不能满足人民回家团圆的愿望是目前最大的民心工程。

但有家不能回就是病。人越穷就越回不了,这说明春运有病。

铁道部说,病根子在运力,其实不全对,有些人搞车票就易如反掌,有些人就得裸奔。

您想啊,中国就称人多,神马资源不稀缺啊,关键在于分蛋糕的人能不能最后领到蛋糕——但他们不敢也不愿,说到这,就深了,且短时间也看不到治愈的希望。

不说了,大过年的,还是谈点让人开心的事。

全民回家自然伴随着全民娱乐,过去中国穷,啥都短缺,连过年娱乐都得拜托央视给集中办一台春晚,一办就20多年,现在难以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只能靠赵本山这钉子户老骥伏枥,愁得满头白发只想辙逗大家一乐,事后还被精英们扣顶降低全民品位的大帽子,长江以南的观众则因为理解东北话有难度义愤填膺。

一个拥有13亿的民族,走过改革开放32年历程,日常娱乐方式如此差异与多元,连裸照都在网上看腻了,靠单一的“放爆竹、吃饺子、看本山”方式过年,本是极其荒谬的一件事。

更麻烦的是,这样的集中办春晚模式像病毒一样传染,各地区、各部门,只要有银子,就纷纷请明星大腕,不顾劳民伤财地跟风办春晚,成为央视春晚的衍生品。其实这些钱能发送给穷人,让其按自己需求娱乐下,倒算善莫大焉。

目前,世界上没有一种娱乐和晚会能满足所有人的诉求。春晚也不能。

央视春晚之所以坚持至今,和特殊历史背景有关——火于贫瘠,衰于繁荣。曾几何时,一个港台三流歌手张明敏一夜之间就能成全民偶像。现在伴随着开放的浪潮,全球一流歌手的作品都能同步分享,再创造出全民瞩目的看点几无可能。深层次的原因是在中国文化的字典里,只有集体的概念,没有个人的诉求。神马都需要集中,需要弘扬长官意志,需要完成对万千子民的教化,但结果往往是产生强烈的逆反心里。

现在春晚的美誉度已经降到历史冰点。开门办春晚、创新办春晚在层层审查面前几成一个诱人的口号。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