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关注社会,什么时候成为作文考试的常态?
www.fjnet.cn?2010-12-27 17:00? 郭杨阳?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昨天,北大、清华2011年保送生笔试同时进行,今天两校还将进行面试。北大的作文题是针对近期铁道部出台的退票新规,给铁道部部长写封公开信;而清华则是写一篇针对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的论文。(《新京报》 12月26日)

相对于传统的话题作文或者看图作文,名校通过社会话题来考核入学者,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试题没有引导考生赞美还是批评该政策,就更是为考生提供了自由的思考方向。出现在我国两所顶尖的名校招考中,令人既感到新鲜又感到理所当然。

铁道部退票新规在新闻舆论界引起了热烈争论,因为这跟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可以说,是社会动态的“脉象”。同时,流动人口又是我们现在人口组成形式,乃至于社会发展的一个“纵切面”。用这两个来作文,表达观点,既考察了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对于身边世界的关心与关怀程度,可谓一举两得。

但是,这毕竟只是中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的入学考试,恐怕也只有这样的著名学府才能做到考试联系社会生活。而常规性的作文训练以及作文考试,长时间内还只能与“躲在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的教育、教学方式合拍。而社会的关注目光,也只能聚焦于在海量的无病呻吟或者虚情假意的作文卷上。

作文不仅体现了一个学生的文学素养,更体现出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关怀意识。正确的作文引导方向,不仅是对学生良好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强调。北大清华作为最负盛名的人才摇篮,能够在人才培养上,给其他大学指出一个发展方向,同样的,在作文训练上,也应该成为大家学习的楷模。只是,这还有赖于主导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从这两个试题中受到启发。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