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最新原创 > 正文
从弘一大师故居的被拆,感文物保护之忧
www.fjnet.cn?2010-11-05 16:40? 张渤宁?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中国近代高僧弘一大师莅临安海,驻锡水心禅寺一个多月。期间,他应安海各界善信之请,做了三场佛法通俗讲座,后汇编为《安海法音录》,书写条幅数百,广结善缘,弘扬佛法。他将自己的简陋居室命名“澄渟院”,并亲题院名及楹联“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澄渟院”便成为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胜迹。然而,日前,在未经文物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澄渟院”竟然被拆除,进行翻建(11月4日《东南早报》)

拆建没通过文物部门同意,为什么还要拆除“澄渟院”呢?主张拆除的是安海水心禅寺。“寺庙香火鼎盛,每天来烧香祈福的人非常多,故居已成危房,不拆除重建,可能会出人命!”该寺负责人吴仁仁拿出了泉州市房屋安全鉴定所的鉴定资料和宗教部门批文,并表示早在2002年,寺庙方面已把翻修报告送到市文物部门。

据悉,这处故居年久失修成为危房并需要进行重新修缮确是事实。早在几年前,文物部门就已经请专家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故居翻修作了一个方案,并逐级向上报批。然而,直到到事发之日,政府反馈来的消息却是:“市里面并没有对此事进行审批。”

由此看来,大师故居擅自被拆的原因,看似在于水心禅寺方的擅自主张,更在于以下矛盾和纠结的长期未决:一是可能危及人命与亟待拆旧翻新;二是危房申报与层层待审却无人受理。试想,假如禅寺、文物部门、政府这三者相互是顺畅沟通的,大师故居的科学、正式、慎重修缮只怕早已成为现实,而不会出现禅寺一方“擅自翻修”、可能造成文物重大损失这样的消极局面!

弘一大师的“澄渟院”故居距今至少也已经有70多年了,成为危房势必难免,而慕名前来观瞻的人士众多,安全难以保障。然而,这样的情况,又何止于弘一大师故居?想来许多地方的文物、故居都存在类似的问题、类似的两难:修缮吧,可能破坏文物价值;不修缮吧,危机游客生命安全;放任垮坍了,则更是眼睁睁看着文物毁掉!这无疑给我们的社会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盛世里,该如何保护这些文物故居呢?

目前,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保护“危房文物”是现实要求。那么,就需要地方政府重视起来,审批的结果至少要早于危房倒塌之前出台;同时,不管是审批还是修缮,应该要求专业、科学、慎重。特别复杂、重大的情况,应该获得国家的参与和支持!

72年前,弘一大师驻锡安海水心禅寺,留给了当地无量的功德,传诵至今!故居在安海,大师却是属于历史,属于我们大家每个人的!善待故居,继续善缘,泽被后世,这是我们应该为“澄渟院”做到的,也是我们应该为盛世里的每一处有着深厚人文价值的文物、故居考虑到的!

责任编辑:李艳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